劉馨予 覃海川 覃若嫻 何葉
◆摘? 要:新時代背景下,將動漫等文化傳播類專業與以意識形態傳播等相關內容為主題的賽事相結合并產出豐碩的教育教學成果,從而達到意識形態教育工作與動漫等相關專業教育教學的聯動實踐平臺有機融合,是當前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聯動的具體量化體現,也是達到大專院校尤其是高職院校意識形態教育“1+1>2”的實踐效果體現,本文作為2018年廣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課題《新時代背景下動漫在高職學生意識形態陣地中建設與開發的研究》(課題編號:2018LSZ019)的研究成果之一,主要對新時代動漫文化在高職院校意識形態教育中的推廣可行性進行探究。
◆關鍵詞:動漫文化;高職院校;意識形態教育;推廣可行性
一、利用動漫優勢特性創新意識形態教育工作方式
“動漫”作為備受大專院校學生喜愛的文化產品,對大專院校學生的價值選擇、審美情趣、行為認知、人格塑造等方面均有著不容小覷的影響力;長期以來我國的動漫文化作品肩負著“寓教于樂”的重要職責,尤其是近年來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進行審批和立項的紅色題材動畫影片和德育題材動畫影片對引導包括大專院校學生在內青少年受眾群體在追求“真”“善”“美”,摒棄“假”“惡”“丑”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積極的引導促進作用。在新時代背景下,大專院校教育工作者尤其是高職院校教育工作者應如何利用動漫優勢特性創新意識形態教育工作方式顯得尤為重要,結合實際調研情況進行歸納,應通過整合傳統教學傳播方式與新媒體介質,以“MG動畫視頻”等視頻演繹的方式通過將意識形態領域知識內容以及中共黨史、共青團史、所在院校校史等內容采用新媒體技術在移動互聯網終端應用(APP)平臺上進行二次包裝處理并發布,力爭在高職院校中形成相當占比的學生自主閱讀瀏覽量,同時定期或不定期的將上述內容通過院校官方微博、院校官方微信公眾號、院校官方抖音等高職院校學生日常高頻使用的移動互聯網終端應用(APP)平臺進行投放和推送,使得高職院校學生通過“MG動畫視頻”等視頻演繹或播報的形式隨時隨地了解意識形態領域知識內容以及時事政治新聞和所在院校黨政、團學組織動態,以達到新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育人成效。
二、加強高職院校教育工作者政治素養與媒體意識
當前,國內絕大多數高職院校早在2014年至2018年間就探索并建立校內的“新媒體中心”,主要是由高職院校的黨委宣傳部門與校內承擔新聞傳播、影視傳媒等專業教學任務的二級院系共建共營,并兼有相關專業技能實訓基地的功能,既建立了專門的宣傳育人機構,也解決了相關專業學生不出校門即可獲得技能實訓的機會,可謂一舉多得,其中部分高職院校還順應新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意識形態領域傳播的新情況、新趨勢、新特點,自2018年至今將既有的已運作較為成熟的“新媒體中心”陸續轉型升級為“融媒體中心”或“融媒體平臺”,轉型升級后的“融媒體中心”或“融媒體平臺”由高職院校的黨委宣傳部門與校內承擔新聞傳播、動漫制作、數字媒體、影視傳媒等專業教學任務的二級院系共建共營,仍兼有相關專業技能實訓基地的功能,因此作為高職院校教育工作者也應順應新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意識形態領域傳播的新情況、新趨勢、新特點,提高政治敏銳度和媒體意識素養,實事求是,深挖細掘。打鐵還需自身硬,尤其是對于網絡媒體意識形態的是非分辨更加需要高職院校教育工作者自己首先具備良好的政治理論素養,對于充斥在網絡媒體中的民粹主義、無政府主義、歷史虛無主義、宗教極端主義等要具有高度敏銳的政治警覺性,這也是作為高職院校教育工作者應有的基本政治素養與媒體意識。
三、打造高職院校相關專業教育教學聯動實踐平臺
近年來,動漫的商業化特征愈發凸顯,但在新時代背景下,動漫文化在政治宣傳和意識形態領域傳播方面的作用卻未減弱,動漫文化仍然擔負著政治宣傳的重要功能,在意識形態教育工作中將動漫文化引入大專院校尤其是高職院校教育的教學資源領域,不僅能夠激發大專院校尤其是高職院校學生主動學習和積極探索的欲望,而且更有助于提升相關院校意識形態教育的親和力和親民度,應當看到動漫文化在輔助大專院校尤其是高職院校意識形態傳播方面所發揮的積極且富有建設性的作用,動漫文化在發揮意識形態教育功能的“真善美”道德審美機制和內容涵化機制過程中能夠深入探索“內容美”和“形式美”,切實發揮出動漫文化的教育教化功能,將動漫文化建設成為大專院校尤其是高職院校意識形態教育的新載體,讓學生在信息傳播過程中汲取意識形態傳播方面的知識,從而能夠最大限度引導學生自覺地將思想政治理論學習作為一種主動習慣,而非被動負擔。
作者簡介
[1]劉馨予(1989—),男,碩士,江蘇連云港人,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傳媒學院教師,助教。
[2]覃海川(1976—),男,學士,廣西貴港人,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傳媒學院教師,副教授。
[3]覃若嫻(1986—),女,碩士,廣西南寧人,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傳媒學院教師,講師。
[4]何葉(1986—),女,碩士,廣西桂林人,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傳媒學院教師,講師。
基金項目:2018年廣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課題《新時代背景下動漫在高職學生意識形態陣地中建設與開發的研究》(課題編號:2018LSZ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