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夢燕
◆摘? 要:幼兒園的活動中,幼小銜接是教師的一個重要的學習過程。幼兒園的孩子都愛問為什么,如果教師在教學中加以引導銜接的話,就能促進孩子思維水平的發展,還能不斷的激發他們探索世界的好奇心,更加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在幼兒園教師的銜接教學中,并不是每一次銜接活動都是有效的,很多質量都偏低,所以,要對銜接活動的有效性進行研究,實現高效,公平公正,共同促進幼兒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幼兒園;幼小銜接;問題;對策
幼兒園的孩子還處在好奇心強,形象思維能力弱,無意注意占主導的一個階段,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教師進行一定的激勵和指導,才能使孩子不斷的認識世界,接觸世界。教師在教學時通過一些巧妙的活動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激發起幼兒探索和學習的興趣,能促進幼兒思維能力的發展。并且,在幼兒階段的教育中,要求教師要注重幼兒探究能力的培養,而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必須進行有效的銜接教學,讓幼兒在之后更好的融入小學生活。
一、幼小銜接教學中存在問題
(一)缺乏生活經驗和社會經驗
幼兒生活經驗和社會經驗都還處在萌芽的階段,對于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和自然現象都還缺乏一定的認識,可能部分幼兒在活動的時候會掌握一些計算和識字方面的知識,但對于具體的行程過程和計算的原理還缺乏一個感性的認知。并且,幼兒在幼兒園學習的時候,大多數的活動都是以游戲為主的,而小學階段的學習任務又稍微顯得比較有規則性,對于幼兒規則意識方面的養成要稍加注意。此外,小學階段的學生學習過程中是會有學習任務的,不像幼兒園時期那樣散漫,這也是銜接訓練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二、幼小銜接教學改進對策
(一)銜接時結合教學機智,體現專業綜合素質
幼兒園教師的教學活動多以游戲為主,不像小學階段有大量的知識講授,教師在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和變通性。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學會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發揮自己的專業素養,體現出教學活動中的教學機智。有效銜接中的教學機智不僅需要教師有一個的教育觀念,能提出適合幼兒活動、促進幼兒思維發展的問題,還要求教師的知識結構不斷提升和優化。教師在銜接的過程中對整堂課的教學內容有一個全面的把控,當幼兒提出疑問的時候就能給予全面、恰當的解答,教師要不斷的將幼兒的無意學習引向有意學習,逐漸接近幼兒的最近發展區。教師在整個銜接教學過程中的職業道德素養也是十分重要的,銜接的時候要因人而異,確保公正、公平,要讓每一個幼兒都有機會回答問題。大道精誠,幼兒教師也要不斷促進自己,不斷在本崗位上進行研究和探索,做一個本專業的通才,和幼兒共同進步。
例如:以活動“認識電池”為例,這個活動的目的是:幼兒能通過觀察和實驗操作了解一些電池的基本機構和相關的小知識,明白電池的正負極的作用;幼兒能正確的使用電池和處理廢舊電池;幼兒的動手能力得到提高。教師在進行本次活動的時候可以讓幼兒簡單的了解一下電池工作的原理,對于科學知識有一個概念,這樣可以和小學階段的科學知識以及其他方面的能力進行有效的對接和融合。小學階段的各個科目的知識的學習內容比較多,體系也比較復雜,不僅要求學生的認知水平,還要求學生的注意力、記憶力等方面都要有所提高,這樣才能不斷的學生融入現階段的生活,對自己有一個清晰的認知和準確的定位。
(二)銜接教學環境要和諧,氛圍要濃厚
幼兒的教育活動是教學活動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整個環境對幼兒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都會有很大的影響。首先,教師在銜接的過程中要有一個良好的物質環境,要讓幼兒對活動有一個切身的感受,能通過一些比較直觀的實物或者圖片、影像等為幼兒提供一個思考的空間。一個合理的環境的創設也是尤為重要的,要讓幼兒在活動中有真切的參與感,只有幼兒有一個親身經歷之后對基本知識的理解才能形成,也才能在此基礎有所啟發。教學活動中和諧的人際環境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師和幼兒之間建立一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高效課堂的基本保證,幼兒在進行主動探索的過程中肯定會有一些匪夷所思的問題和行為,教師要加以引導,不要嘲笑,避免對幼兒的心理造成打擊,影響幼兒的身心健康。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激發幼兒積極主動去探索,要鼓勵幼兒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的教學中來,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為之后學習做準備。
(三)教學銜接要高效,符合實際
幼兒的活動教育中,幼兒們會有很對不同的問題,他們思考問題比較單純,角度也是不一樣的,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要隨意銜接,要進行有目的、有方向的引導,讓幼兒對活動有一個自己的感受和理解。銜接的過程中不要脫離實際,雖然有些銜接可以讓孩子發揮想象的空間,但不可毫無目的,任何教學活動都是有教學目標的。而要實現這個目標的前提條件是教師在活動中進行銜接的時候要多方面綜合考慮,不要漫無邊際,隨心所欲的銜接。只有讓幼兒在的活動中有所收獲,才能激發起幼兒探索世界的興趣,才能不斷帶領幼兒進步。
三、總結
幼兒的教學活動中進行有效的銜接訓練,一方面可以讓教學目標順利的實現,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幼兒的經驗不斷的到提升,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教師在對教學活動的有效銜接要進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不斷的進行優化和細致的改進,使之符合國家的教育要求。教師在銜接教學的過程中要有理論基礎作為支撐,要樹立一個的教育觀和銜接觀,并且在銜接教學的時候也要有一個宏觀高度,不斷分析,不斷完善。
參考文獻
[1]韋韓青.淺談如何做好幼兒的“幼小銜接”工作[J].寫真地理,2020(01):255.
[2]保利軍,王明明.幼小銜接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才智,2020(09):94.
[3]饒珊.淺析幼小銜接背景下下幼兒學習適應能力的培養[J].文淵(小學版),2020(05):25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