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音樂文化的社會影響可以在社會交往和發展欣賞能力中充分發揮。因此,高職教育的學生必須制定科學的滲透教學方法來確保受過培訓的人才滿足社會音樂領域的特殊需要,并確保音樂內容的創作和美學品味的價值特性達到新的水平。基于此,在本次研究中,就結合高職院校音樂教學的價值進行研究討論,進而結合高職院校音樂鑒賞教學的實際意義進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教學建議,加強教學改革,高效落實素質教育,全面提升高職院校音樂鑒賞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關鍵詞:高職醫學類院校;音樂;鑒賞模式;創新
以目前的教學形式,高校音樂教學主要集中在音樂知識的分析和理解以及音樂的演唱上,音樂鑒賞模式體現了計算機化的特點,導致了學生對音樂鑒賞的興趣缺失,影響了音樂的輔助教學效果。新的課程改革要求音樂鑒賞教學要努力提高學生的審美素質,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強調的是綜合性的教學手段,因此,高校必須對當前的音樂教學模式進行改革。
一、音樂鑒賞的意義及其教育價值
音樂鑒賞課的核心是音樂美學,它促進了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的提高和學生的藝術素質的提高。從某種意義上說,音樂鑒賞過程是一個理解歷史文化和鑒賞音樂理論的過程。當你鑒賞音樂的時候,除了感受文化的深刻意義,你還能激發你的情感。高職醫學院校必須突出主觀性和客觀性的障礙因素,強化學生對音樂藝術美感的認識,幫助學生掌握音樂鑒賞的方法和技巧。
在高職階段的音樂鑒賞課開設,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陶冶學生的審美情操和精神世界。而音樂審美能力,就是人們對音樂感知的結果,可以評價出對音樂的感受,通過聆聽音樂去獲得感知的經驗,并借助自身的判斷來評價音樂的美感。因此,可以說,對于音樂的判斷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環境息息相關,所以在高職音樂鑒賞課中,不僅可以讓學生掌握基本的音樂知識和技能,還能增強學生的音樂素養和審美情趣,幫助學生進一步去加強對音樂的感知,使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逐漸得到強化。
二、高職現行音樂鑒賞模式中存在的問題
(一)缺少目的性
音樂鑒賞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受阻礙素質,培養學生的受阻礙能力,教師應加深學生對音樂重要性的認識,引導學生感受音樂所表現出來的情感。然而,從目前對高職院校音樂專業的重視程度來看,大多數教師還是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專注于傳授特定或特定類型的音樂知識和演唱歌曲,而忽略了培養學生的學習障礙,不能達到理想教學效果。
(二)教學方法落后
雖然現階段許多高等醫學院校已經采用了現代信息技術,但實際上并沒有將其融入音樂鑒賞教學中,但教學仍在使用教學方法和唱法。根據這兩種方法,學生是知識的主體,不能真正參與鑒賞音樂。
(三)教學體系不健全
成熟而完善的音樂鑒賞教學體系是音樂鑒賞課程順利發展的重要保證,對音樂鑒賞教學具有指導和標準要求。專業音樂鑒賞類高職課程起步較晚,音樂鑒賞類課程體系不完善,對高等音樂鑒賞類課程的研究相對不足,導致音樂鑒賞類課程的教育價值弱化。雖然學生參加了音樂鑒賞課程,但這些課程的目的只是為了獲得學習成績和學習音樂知識,而不是為了提高他們自身的審美品質和審美能力。
三、高職音樂鑒賞模式的創新原則
(一)目的性
我們的目標是根據真實的音樂鑒賞情況和學生的音樂水平制定詳細的教學計劃,注重教學計劃和學生的音樂需求,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和學生的音樂素養并明確了教學的目的。在教學中,教師應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培養音樂素養,提高音樂審美能力,逐步樹立學生的音樂審美意識,加深學生對音樂重要性的深刻認識。
(二)環境性
在高職音樂鑒賞教學中,音樂教師要為學生選擇合理的音樂作品,讓學生去進行音樂的鑒賞,使學生在一個良好的音樂環境和氛圍下,去體會音樂的藝術魅力和價值。因此,音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等一些技術,打造出音樂的意境,使學生仿佛身臨其境,沉浸在音樂的意境中去自覺地欣賞音樂作品的美,感悟音樂的情感和內涵,激發起學生的情緒,讓學生在具體的音樂意境中,能夠更加深層次地欣賞音樂作品,感悟其蘊藏的美,促進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得到增強。
(三)趣味性
遵循趣味性原則,是要掌握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組織各種教學活動,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例如,在上課前10分鐘,老師會隨機選擇學生播放音樂,或要求學生在小組中針對特定主題創作歌曲,在教室中組織原創音樂比賽,要求學生播放自己的歌曲,并讓其他學生評估演出內容。這樣,我們不僅可以了解學生對音樂知識的學習,還可以了解學生對音樂的鑒賞程度和音樂知識的應用水平。
四、結論
音樂是一門情感藝術,教師只有投入情感,才能感染學生熱愛音樂、感受音樂,在音樂體驗中感受美好情感,獲取知識和技能,提升審美能力和綜合素質。音樂鑒賞教育在音樂教育中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是高職音樂鑒賞開展的基本前提,但目前,我國高職音樂教學的開展情況不容樂觀,音樂鑒賞教學更是沒得到重視,阻礙了學生音樂素養的培養以及音樂鑒賞水平的提高,不利于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和全面發展。對此,本文提出了針對性的音樂鑒賞教學的創新對策,有利于高職音樂鑒賞教學的順利開展,進一步促進素質教育的開展。
參考文獻
[1]薛小軍.高中音樂鑒賞課程教學對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下),2019(04):213.
[2]康敏.高職院校音樂欣賞課綜合性教學探索[J].教育與職業,2011(29):151-152.
[3]張紅英.高職院校音樂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職教論壇,2016(32):93-96.
[4]林和平,趙群金,吳永東,等.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研究[C]//十三五規劃科研成果匯編(第六卷).2018.
作者簡介
劉穗涵(1989.03—),女,四川自貢,漢,藝術學碩士,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