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圓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明確指出,文化意識是指“對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對優秀文化的認同,是學生再全球化背景下表現出的跨文化認知、態度和行為取向”。文化意識的培育有助于學生增強國家認同和家國情懷,堅定文化自信,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教育部,2018)在英語教學中幫助學生樹立的中國情懷和國際視野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主要途徑,具有重要的意義。
文化意識的培養離不開語篇和主題語境。新人教版的高中英語教材中出現了非常優秀的語篇,內容豐富,主題意義深刻。其中必修一的第五單元的主篇章: The Chinese Writing System: connecting the past and the present 是非常典型的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文章。該板塊以“探索漢字書寫體系”為活動主題,要求學生閱讀文本,了解我國漢字書寫的發展,感悟漢字對于華夏千年文明的傳承的重要意義,和發揚中國文化的重要性。以下,筆者結合該語篇的教學,探討如何通過中國文化主題語篇,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
教學分析
1.教學內容分析
該閱讀文本是介紹漢字發展的說明性文章,聚焦漢字和中華文明的關系。語言簡明扼要,作者觀點態度鮮明。通過對漢字發展的介紹,表達作者對中華文明和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自信。
2.教學目標設定
經過本課學習,學生能夠:①認識并掌握漢字書寫體系相關的詞匯和表達;②通過關注“時間線”了解漢字書寫體系的發展;③探索connect的意義,明確漢字在中華文明傳承中密不可分的作用;④在新語境下,運用所學詞匯,完成漢字書法社海報的設計與講解。
3.教學思路設計
本文的閱讀教學只要分為4步:①解讀標題,預測文本內容;②瀏覽文本,把握文章脈絡;③研讀文本,理解漢字的重要意義;④感悟語篇,促成輸出。通過以上步驟,旨在對文章進行由淺入深的教學設計,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和文化自信。
教學實施
Step1:解讀標題,預測文本內容
教師讓學生瀏覽文章標題“The Chinese Writing System: connecting the past and the present ”,預測文章的主要內容。引導學生關注話題對象是漢字書寫體系,它的作用是連接古今。
設計意圖:標題的解讀對于學生理解文章至關重要。學生不僅可以了解文章的話題內容,并且通過標題的語言,可以預測作者的觀點和態度,為后續的文本閱讀與高階思維的培養有積極的作用。
Step2:瀏覽文本,把握文章脈絡
(1)快速閱讀,獲取主要內容
Q: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text?
S: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writing system.
設計意圖:通過快速閱讀,學生可以鎖定文章的一條線是時間線,也就是漢字發展所經歷的歷史。
(2)閱讀文本,關注漢字書寫體系的發展
教師引導學生關注表示時間的詞,并且標出每個時間階段,漢字書寫體系的變化。并且對各個階段對漢字產生的影響做出自己的判斷 Q;which period is more importa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writing system? Why?
設計意圖:通過鎖定時間詞來了解漢字書寫體系的發展有利于學生把握文本主線。同時,讓學生思考哪個階段對漢字影響更大,旨在加深學生對于漢字發展的理解。
Step3:研讀文本,理解漢字的重要意義
教師歸納,在歷史發展中,漢字書寫體系見證了歷史和文明。文章不僅關注了發展,當然也關注了它的重要意義。Q:Can you find the importance of Chinese wring system?教師帶領學生關注了文章對于importance和connect的多重解讀,感知漢字書寫體系的歷史傳承和承載文化的意義。再通過研讀文章第一段,關注作者的寫作意圖和情感態度——自豪、自信。
設計意圖:在研讀文本中,學生關注到漢字書寫體系的重要性,不僅體現在連接古今,更在于連接藝術和文化、中國和世界。回讀第一段,感悟作者對于漢字書寫體系的理解和背后的文化意義,借以培養學生的中國文化意識。
Step4:感悟語篇,促成輸出
創設主題語境,即以小組為單位為學校的書法社設計一個海報,并且對海報上的slogan進行解讀和闡釋。
設計意圖:通過貼近生活的情境創設,讓學生在真實語境中,運用所學的詞匯和表達,完成海報的設計任務。同時對于標語的解讀是對漢字書寫體系的深一層理解,需要學生結合自己的認知,進行有邏輯的語言輸出。同時加深了對話題內容的理解,樹立了傳承和傳播中華文化的意識,用對自己文化的自信來面對當今多元文化碰撞的時代。
教學反思
本課的教學設計和實施是基于主題意義的引領。結合語篇的兩條線索,學生能夠感受到中國文化的博大,也樹立了文化自信。當然,要培養并堅定學生中國文化的意識,需要長期、多角度的文化體驗。總之,在教學方面的設計和實施,教師需要借助每一篇富含豐富文化知識的語篇,將其作為載體,設計不同層次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在學習中深入思考文化意義, 成為肩負文化傳承、具有文化素養的社會接班人。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教科書 英語必修第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