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為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應探索高職護理人才培養的途徑.創新實施“專升本”教育方法,將護理專業劃分為八個專業,改革課程設置和教學方法,重視素質與人文關懷,以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護理人才為目標,大多數學生對自己的教育“護理禮儀”和人文修養能力評價良好,用人單位對大學畢業生的滿意度為100%,93.3%的用人單位認為大學畢業生有很強的人文關懷。結果:該模式實施效果較好,對高等教育和教師隊伍建設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教育模式;高職高專;人文關懷能力;護理禮儀教育
高職院校要在人才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必須轉變教育觀念,以勞動力市場為導向,以綜合素質和能力為目標,以用人單位滿意度為標準,實施教學改革,培養具有高超專業技能和較強人文關懷能力的護理人才,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以護生人文護理能力的培養為重點,創建并實施“護理禮儀教育”,全面提高高職教育培訓質量,才能取得滿意的效果。我國的護理禮儀教育起步比國外晚,但是近年來隨著醫學的發展,已受到多部方面的重視,自2019年我國新型冠狀肺炎病毒疫情發生以來,許多醫護人員都支援湖北地區,盡管如此,依然存在護士人員緊張的現象,這也預示著我國醫護配比不足。在護士們的防疫工作中,三分治療,七分護理,護理質量的高低直接關乎患者的康復和心理健康,有很多患者的心理健康承受能力直接影響到患者的生命力,而基于人文關懷的護理禮儀教育在本次疫情中逐漸成為研究的熱點。把護理禮儀與人文關懷相結合,應用到臨床護理工作中,營造了良好的護患關系,使患者消除心理恐懼,增加信賴感與安全感,得到溫暖,強戰勝疾病的信心。
一、高職高專護理禮儀教育現狀
①教學傳統思想,重知識傳授,輕人文素養培養。②填鴨式的傳統教學方法忽略了學生認識過程的客觀規律及學生的行為表達及語言表達,抑制了學生主動性、創新性和藝術性的發揮。③傳統考試制度偏重理論考試,輕技能考核(情景模式與人文關懷)。④護理禮儀與臨床不能完全結合,教學內容及禮儀操作標準不能滿足臨床需求。⑤規范整理人文關懷在高職高專護理專業學生在臨床工作中、各類技能大賽中、職業生活中的護理禮儀職業標準及職業素養。⑥利用人文關懷提高高職高專護生在應聘工作崗位中增加職業外在形象和職業內在素養的競爭力。
二、“專業分向”教育模式及其實施方法
1.“職業定向”教育模式:職業定向,又稱職業分化,是指以學生的興趣、專業及將來的就業需求為導向,在完成基礎課程后,并根據醫療機構護理專業的需要,通過此模式培養出的學生,具有較強的專業性,更貼近未來工作,服務能力也較人性化。自2013年我校每年舉辦護理專業學生技能大賽,每年派學生代表參加自治區中職組和高職組護理禮儀教育大賽,均取得了好成績。通過比賽也可以為我們護生在實踐技能教學、人文素養及禮儀操作規程制定方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課程改革:遵循“前趨后分”的思路,暫停課程設置,分公共基礎課、職業基礎課、職業課程和職業指導課四個模塊。并根據職業教育的特點,本著“適用性與署名性”的原則,對職業教育基礎課進行了改革,使課程內容更加簡單化。舉例來說,人體解剖學、組織胚胎學、生理學和生化被整合為正常的人體結構和功能,而病理學和病理生理學則整合為異常的人體結構和功能。完成了基礎課程和職業課程的全部內容后,學生可根據需要選擇三門職業課程,見圖1。
三、“護理禮儀”教育模式實施效果
1.學生“護理禮儀”教學法評價:2019年對305名畢業生進行的抽樣調查表明,95.9%的學生對“護理禮儀”教學法總體評價良好,96.1%的學生認為護理禮儀教育有利于就業,見表1。
與此同時,88.9%的學生對自己的人文關懷護理禮儀能力表示滿意,89.5%的學生對護理事業表示滿意,83.9%的學生表示愿意終身從事護理事業,見表2。
2.畢業生就業率:教育體制改革近五年來,在“就業難”的大背景下,我院護理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率近兩年來有了積極的發展。2015屆畢業生中,865名,占96.6%;2012屆畢業生中,947名,占97.4%,居全省同類院校首位。雇主對畢業生的評價:采用問卷調查法,對我校60名2012屆護理專業畢業生雇主滿意度進行調查。調查結果顯示,100%的用人單位對我校畢業生總體滿意度較高,93.3%的用人單位對其護理禮儀教育關注程度較高。見表3。
為了達到護理禮儀教育和人文素質“雙培養”的目的,本文就課程體系改革進行了探索。結果發現,護士護理禮儀教育存在薄弱環節,70%以上的護理專業學生認為人文素質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護理專業理論知識與技能培養,護理專業素質提高,認識世界、態度與價值觀、人文社科知識與護理禮儀教育構成了護理專業學生的人文素質,兩者是護理專業教育的核心。我院護理專業課程改革有兩大特色:一是實踐性,二是創新的“實用主義”,即準確定位,個性化教學。一是開展勞動力市場調查,了解各地區、各層次、各部門對護理人才的需求情況,包括各地區對護士數量、專業素質、人文素質等方面的需求情況;與護理臨床專家會診論證,根據學生的未來發展方向,科學準確地進行定位,根據學生的特點和就業形勢對核心能力的要求,確定護理人才培養的總體目標和八大職業教育目標,確立“創新”教育理念。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我校的護理禮儀教育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對高職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高職院校應根據就業的需要,把護理禮儀教育與人文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相互滲透,結合起來,在提高學生人文素質的同時,加強護理禮儀教育。唯有如此,才能保持職業教育的活力,滿足新世紀高素質人才的需要。根據學校現有條件,現已經開始對2019級實驗班及非實驗班,并開始授課。實驗班完全采用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理實一體化教學,通過對護理專業學生在調整學期設置、教材、臨床實際病例設計、情景模擬模式、考核方案等過程進行觀察、記錄、分析,及時總結、發現規律。
參考文獻
[1]寇艷玲,劉玲華,鄒麗,等.“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在高職高專護理禮儀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職業教育,2019(31):128-129.
[2]錢耀榮,何夏陽,張桂林,等.高職高專護理學基礎課程考核模式改革及效果評價[J].中華護理教育,2014,11(06):433-435.
作者簡介
尉茜(1990.06—),性別:女,民族:漢族,籍貫:河北,單位:烏蘭察布醫學高等??茖W校,學歷:大學本科,職稱:高校講師,研究方向: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