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玉
◆摘? 要:閱讀和寫作是語文教學過程中兩個不可或缺的章節(jié),閱讀是寫作的重要前提,閱讀是寫作整體思路、文學技巧的源泉,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嘗試運用新的教學方式將閱讀教學向?qū)懽鹘虒W所遷移,通過講解文章中的寫作手法讓學生實踐寫作,促進學生主動進行閱讀,將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水準同期提高,這也有益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以及文學素養(yǎng)。
◆關(guān)鍵詞:閱讀教學;寫作教學;教學遷移
閱讀和寫作兩者之間有著錯綜復雜的關(guān)系,因此,常常在培養(yǎng)學生寫作水準時,教師的總是更加側(cè)重于閱讀。可是,在正式進行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卻依舊將側(cè)重點放在閱讀中,忽視培養(yǎng)學生寫作水準。基于以上情況,為達到提升語文教學質(zhì)量這一目的,教師將寫作教學浸透閱讀教學中,令學生提高閱讀能力和寫作水準。
一、增加朗讀文學作品數(shù)量,浸染學生文學感官
若想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水準,則需要讓學生產(chǎn)生濃厚的寫作興趣以及寫作的渴望,但如果想要這一目標得以實現(xiàn),教師最初需要指引學生方向,給予學生文字的魅力,所以,在授課過程中,教師需鍛煉對學生教材課文朗讀,令學生在不斷朗讀過程中感受文章作者筆下文字的奧妙以及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水準,教師可以找一些優(yōu)秀作家的代表作品讓學生朗讀,然后與學生共同賞析作品中作者獨特的藝術(shù)風格、語句段的表現(xiàn)技法等,培養(yǎng)學生如何鑒別文章優(yōu)良的基本能力。通過運用優(yōu)秀文學作品的影響力從而令學生產(chǎn)生濃厚的寫作興趣以及對寫作的渴望,是培養(yǎng)學生寫作水準中的關(guān)鍵。
例如:在學習《贈汪倫》這一課時,首先,讓學生對這篇文章大聲地進行的朗讀,在學生朗讀完畢后,提出問題“文章主要表達了怎樣的主題,應該帶著怎樣的感情朗讀”,帶著問題學習文章,那“深千尺”的桃花潭水是那樣的深湛,更加觸動了作者即將離友人而去的情懷,也體現(xiàn)汪倫與作者的情誼是如此的深厚,令人耐人尋味,因此, 在朗讀中體現(xiàn)真摯純潔的友誼,自然又情深。同時教師在找李白的經(jīng)典作品《靜夜思》讓學生朗讀,感受詩人的藝術(shù)風格、情感的表達讓學生參考學習,令學生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進行實踐寫作,通過不斷實踐寫作從而學生寫作水準提升。
二、深度剖析教材文章,從中學習寫作方法
語文教材中的課文,大多數(shù)選自優(yōu)秀作家的代表作品,寫作風格獨特并且寫作方法運用的爐火純青,因此,在進行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便可以運用對課文深度剖析指導學生寫作方法。而為令學生寫作手法更好地掌握,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可以從本文是什么類型的文章、采用了怎樣的修辭手法或說明方法、采用了怎樣的表現(xiàn)手法。用怎樣的語言、通過怎樣的結(jié)構(gòu)順序、并從中悟出怎樣的道理等方面指導學生分析一篇文章,在教師分析文章后,鍛煉學生將課堂中學習到的表達方式、修辭手法在自己寫作中所運用體現(xiàn),這不但可以提升學生寫作的水準,而且學生文章分析能力也將大大增強。
例如:在學習朱自清《背影》這篇文章時,剖析本文是回憶性散文類型的文章,運用白描的寫作手法記敘事章的特點。整篇文章描寫了“父子之間濃厚的親情”,可是像關(guān)愛、呵護等字在文中卻未曾出現(xiàn),卻也讓讀者感受到父愛如山,文章也并沒有運用華麗的詞藻,樸素才是這篇文才是這篇文章的特點,通過第一部分:對父親飽含思念,遲遲不能忘懷那父親的背影,與題目《背影》相呼應,第二部分:回憶在車站與父親分開時的情景,更加彰顯父愛的偉大。第三部分:離別后對父親愈發(fā)想念,在讀完父親寫給我的信后,在晶瑩的目光中又好似看到了父親的背影作為文章的結(jié)尾,將對父親的思念烘托到極致,劃分了文章的結(jié)構(gòu),并從中悟出了父親對子女的愛是偉大的,但又是深沉的,需要子女用心去感受。鼓勵學生將白描、樸素的語言運用到自己寫作中,提升學生的寫作水準。
三、充實課外閱讀經(jīng)歷,提升寫作思維
不論是寫作教學還是閱讀教學,充實學生課外閱讀都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這對于學生的寫作而言,優(yōu)秀的課外閱讀可以令學生從多個角度進行寫作,令學生可以充實寫作素材,因此,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教材課文掌握的基礎上為學生推薦一些課外書籍進行學習,鼓勵學生自主閱讀,而且,為將課外閱讀的學習成果在實踐寫作的過程發(fā)揮成效,教師還需要指導學生如何自主在課外閱讀中學習寫作的方法,這樣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既充實了課外閱讀經(jīng)歷,又提升了寫作思維。
例如:在學生掌握本學期教材課文中的寫作手法后,為學生推薦《城南舊事》進行學習,這本書情結(jié)代入感非常強,是學生課外讀物的最佳選擇。鼓勵學生自主閱讀,為了將學習成果在寫作中發(fā)揮成效,教師指導學生學習《城南舊事》一書的寫作手法,“我把小學畢業(yè)文憑,放在書桌的抽屜里,再出來,老高已經(jīng)替我雇好了到醫(yī)院的車子。走過院子,看到那垂落的夾竹桃,我默念著: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這一片段中,可以看出“父親”的驟然離世“我”的悲痛以及快速成長,雖然短短幾行字卻可以切身處地的感受到“我”失去父親后的難過,指導學生在寫作中可以運用同樣的手法,通過在不斷積累課外閱讀中的文學手法后,學生的寫作能力也會顯著提高。
四、結(jié)束語
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兩者之間需要吸取各自的優(yōu)點對學生進行授課,因此,在語文教育過程中,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需要將兩種教學方式相融合使用,通過閱讀教學提升學生的寫作技能,從而教學效率得以提高,學生的文學綜合素養(yǎng)也逐步增強。
參考文獻
[1]農(nóng)金飛.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的有效結(jié)合分析[J].中學生作文指導,2019(31):25-26.
[2]鄧見香.新課標背景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結(jié)合策略微探[J].中學生作文指導,2019(19):9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