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主要闡述了輔導員通過提升自身專業素質來輔助教育工作,輔導員如何的正確介入學生矛盾、問題之間,引導學生解決問題等,輔導員應當重新審視在高職院校環境內對自己精準定位,秉持“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把思想政治相關工作與平時生活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才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意義。
◆關鍵詞:立德樹人;高職輔導員;思想政治工作
傳統中國式教育實質內涵就是立德樹人,也被融入各高職院校的校訓。面對正處于轉型期的社會,即從熟人社會逐漸轉變成陌生人社會;科學技術的更新迭代加速;發展科技與教育事業來振興國家,呼喚人才可實現民族復興等重大戰略決策急需加強實踐性,信息化共享平臺上的各種文化融合,導致現代社會彌漫著良莠不齊的氛圍,為了改變這種狀態,指引學生們邁向光明大道,社會應該形成高度辨別好壞的能力風氣,高等院校開設的思想政治教育務必強化教學頻次與內容拓展,從多方面營造健康的生活環境。尤其針對在校學生,不光是在課堂上尊尊教誨思想政治教育,同時還需要在生活上加強思想政治的認知。
假設高等院校開設各科專業課程目的是要培養各專業行業內頂尖人才,而思想政治相關工作自然而然為了更好確立教師與學生,及其學校與社會究竟要培養具備什么品質的人才,以及院校以什么思想教化人,如何培育出符合時代特征的新青年。為了回答這個問題,就要認清楚“立德樹人”的重要性。教育本身目標就是為了立德樹人,尤其在實踐教育中,如何緊抓落實黨的特性,結合立德樹人,進行黨的教育和立德樹人教育,其重要尤其注意教育的公平性,也就是有教無類,實現社會“大同式教育”,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培養適應全新時代的接棒人。然而,立德樹人將教育本源表達的非常充分與透徹,在人的本源上,需要進行德性教育。換言之,占領學生們思想高地,因人而異的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教育工作。
一、思想政治教育貫徹執行立德樹人現狀
立德樹人為高等院校長久以來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思想,然而,在實踐貫徹執行過程中,經常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此外,伴隨著高等院校每年擴招人數一直高居不下情況下,普及面也越來越廣,勢必成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普及化的發展目標。大學的教育不再是集中某一階層的產物。然而,高等院校近些年錄取分數線很低,生源較差,學生之間普遍存在心理問題,比如學習惰性、自卑敏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學風低俗等問題。在這樣的環境下,要推進思想政治教育,落實立德樹人,是困難重重得。價值觀的不堅定。從大多數案例來看,擁有樂觀及其健康的價值觀取向更有助于個人贏得未來。然而在現在社會的氛圍中,針對高等院校及其輔導員與學生們認同度很差,同時高等院校的少數輔導員與學生們價值觀趨向有待提高。為人師表,傳道受業解惑是本質工作。在學生的成人、成才道路上,輔導員起著傳教學業,授予技能,解答疑惑的作用。輔導員屬于輔導員行列,基于學生的大多數時間都在學校度過,因此,學生們一言一行自然而然受到輔導員不良言行影響,而這個影響極有可能是深遠的。在現代教育環境中,部分輔導員的價值觀缺失,會在學生群體中產生極其扭曲的價值觀趨向。尤其在東西方自身文化差異環境下,良好與糟粕并存,部分學生意志力不堅定,自身經驗塑造不足,導致其缺乏明確的自我定位,缺乏對未來的目標,盲目追求潮流或者享樂主義和拜金主義占據思想高地,少數學生只顧自身利益,品德或有罅隙。
1.傳統型的教學模式。尤其在新課改影響下,大多數高等院校依然實現了教學模式變革。此外,由于高等院校錄取生源參差不齊,部分高職院校仍然遲遲沒有開始教育改革。傳統灌輸式教育只注重機械式學習,畢竟思想政治理論非常抽象,從而造成學生無興趣學習思想政治類型教育,甚至是厭惡。在此情況下,學生的三觀塑造遇到了強大的阻力。在思想政治課堂上,經常出現一下情況:伏案睡覺;低頭玩手機;小聲聊天等。學生和輔導員之間交流和互動不足,導致學生無法清楚認知思想政治科目教育本質,也就無法正常開展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再加上,少數輔導員整體素養非常傳統,好為人師的傾向使得這部分輔導員的教育模式還停留在說教層級,過于關注社會環境和市場需求的教化,完全忽略了學生自我培養與德性教育關鍵性。即重技能,輕品德的教育思想給思想政治工作帶來又一大阻力。
2.課程質量不高。基于輔導員和輔導員同屬于一個輔導員隊伍,且是同事,很容易抱團。在高等院校專業課講堂上,少數輔導員無法深刻理解教育部相關教學指標,依舊采取“不求甚解”的教學內容教學,加上教育模式封閉,且以灌輸式的教學,學生們只是機械記憶常識點,無法形成全面靈活性的認知,直接導致教學質量低,學生們無法積極融入等循環往復。有意識維權的學生選擇渠道進行時,第一渠道會選擇輔導員,但是輔導員和輔導員的抱團,使學生們不能通過正常渠道獲得幫助。尤其在輔導員不良行為影響下,學生根本不會接受來自輔導員或者輔導員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思想政治工作間植入立德樹人為大勢所趨
在教育環境中給,立德樹人的主體有二:一是學生集體;二是輔導員集體。輔導員以身作則,以學生為主要教學客體,言談舉止有理有據,自然深得人心,收到學生爭相模仿。
1.對學生方面的影響。高職院校的生源性差,專業素養和基本知識能力差距化明顯。近些年面對本科院校的擴大招生,高職院校為了順利引入學生進行教育工作,不得不降低招錄成績,這就更加深化生源差距。這部分學生普遍存在的特性,比如懈怠學習等思想認知和價值取向等問題,加深了學生對于思想政治的不理性對待,打破了學生自身思想政治教育觀念,進而刺激了學生所謂的自尊心。在心理上產生了抵觸,結果自然而然不容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化。
2.對輔導員方面的影響。思想政治理論偏向哲學化,具有德行教育、政治思維的教化。輔導員深入鉆研其中文化,對于輔導員的專業素養、政治認知和歷史史觀等的理解能夠向更深推進。作為輔導員,需樹立模范榜樣力量。務必對社會主義制度充滿信心,社會主義的理論的自信,緊密圍繞在黨中央周圍,切實貫徹執行人民群眾路線,及其對中國傳統文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文化充滿信心,只要執行到位,才可具有感染力,才會在教學中自覺不自覺表現出來,使學生們甘愿接受思想政治類型的感化。
3.對校園氛圍的影響。環境因素是潛移默化學生特性的一大主因。除卻日常生活中的輔導員作用,院校內部的思想政治宣傳氛圍做到位,學生才自然而然深刻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尊重這部門教育的存在,從而主動接受思想政治的熏陶。
三、思想政治工作融入立德樹人的舉措
1.思想政治學習活動。輔導員之間主動組織思想政治學習活動,引入學生旁聽部分,不僅讓輔導員深刻理解思想政治,優化自身專業素養,也可在學生在聆聽的過程中了解輔導員日常工作,從旁借鑒學習輔導員們的學習成果。換句話說,也就是讓輔導員做榜樣,以身作則完成思想政治教育。
2.組織思想政治實踐活動。以輔導員為主導,學生參與的校園活動。深入社會組織或校園各公益組織內,使學生運用思想政治理論知識主動行動起來。通過學生切身體會,深化對于思想政治的認知。完成何為立德,以及里面的必要性的社會性認知。
四、結語
面對高職院校為了招生主動降低標準的現狀及其后果,輔導員向上無力改變校園領導的決策,向下不能改變學生整體的素養現狀,所以輔導員更應當重新審視在高職院校環境內對自己精準定位。輔導員已成為學生在校生活期間的第二監護人,照料著學生的方方面面,換言之,輔導員不是親人勝似親人,也是學生出現問題時的第一發現人。需要在工作中,秉持“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把思想政治工作植入到平時生活當中去,進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性。調整學生的思想境界和專業素養的思想態度問題,從觀念上轉變學生的自暴自棄,從行為上提高學生的品行教化,進一步深入完成以德樹人的思想政治工作。
參考資料
[1]陽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應做到“立德樹人”[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0(19).
[2]劉赪秀.高職院校輔導員立德樹人的使命與率身垂范[J].教育教學論壇,2018(21):76-77.
作者簡介
孫煜斐(1993—),性別:女,漢族,籍貫:云南省陸良縣,現就職于貴州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科學系,職稱: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學與學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