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眾所周知,每個民族的房屋構建都與其生存地的氣候、地勢、地理位置等自然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韓國的傳統住宅(韓屋)更是將周圍環境與房屋的融合體現得淋漓盡致。在此基礎上,韓國人們又融入了其本民族的文化思想在韓屋中,使韓屋更加具有其民族特色,韓屋整體都十分的樸素淡雅,在如今浮躁的生活中會給人們以治愈的感覺,這其實與其房屋結構設計和空間結構分布特征有很大關系,所以本文將會對韓屋各方面的特征進行簡單的分析,以此來使人們更深層次的了解韓屋。
◆關鍵詞:韓國;傳統住宅;結構;特征
一、韓屋的歷史
韓屋作為韓國人民的傳統房屋,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如若追溯起源,便要提到中國的漢唐時代,當時古代朝鮮與中國外交往來頻繁密切,漢唐時期又是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發展的鼎盛時期,因此古代朝鮮也吸收借鑒了許多漢唐文化,佛教與儒教思想皆活用于其民族的文化思想之中,使得韓屋在朝鮮三國時期成型,一直到朝鮮王朝后期都沒有太大的結構變化,后來因人們生活地域的不同,對韓屋的空間布局進行了細微改造,但整體結構不變,所以如今我們觀賞韓屋時也會感受到一些漢唐遺風。
二、韓屋的自然地理氣候特征
1.地理位置特征
韓國地形多為丘陵和平原,國土的75%都是山,居民大都分布在沿山的平川地帶,所以通常韓屋會建在后面有山前面有水的地方,即我們常說的“背山臨水”,“背山”意在住宅可以有依靠,抵御冷空氣,保證周邊氣流的穩定,形成較為溫暖的小環境,也方便人們生火燒飯和拾取木材,“臨水”的布置則是為了便于人們生活中飲用水和生產中灌溉農田的問題。并且古代的朝鮮人民崇尚自然和人類共存,因此在創造自己的居住空間時,房屋與自然環境和諧并存的氛圍尤為突出。韓屋在規模或者裝飾上也都非常的簡潔,很少講究鋪張,所以韓屋采用樹木作支柱和基本的框架,其余的部分用泥和草混合后制成墻石,而后用石頭和泥做成地面,在用樹木制成的窗架和門框上以及墻壁再糊上韓紙,地面也會鋪上韓紙,可以保證室內采光和空氣流動。
2.氣候特征
韓國的氣候屬于亞熱帶和溫帶季風型氣候,但由于韓國是三面臨海的島國,所以海洋性氣候也較為明顯,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夏季炎熱,因此古代朝鮮人民將暖炕和地板同時設置在房間里,韓式的暖炕不同于中式的暖炕,又稱“溫突”,但它卻是房屋室內的精髓,是韓屋最具有科學價值的構造。暖炕在冬天可以取暖,地板在夏天可以乘涼,地板是木制的,暖炕用來燒火,將相克的木和火布置在同一空間里,融入了“五行學說”,而且采取寬敞過廳的形式,可以達到非常好的通風效果。韓國南北方的韓屋結構也是有些不同的,北方寒冷,采取“?”字形結構,減少了門窗的數量,有效的抵御了寒風的侵襲,而中部和南方相對較溫暖,呈“?”“?”字形,有效保證了陰雨潮濕天氣情況下的良好通風性,從北到南分布,韓屋由封閉性住宅過渡到半封閉性半開放性住宅,最后過渡到完全開放性住宅,這也就體現出了韓屋兼顧地形結構和季節氣候分布的特點。
三、韓屋的結構特征
1.圍墻
因古代的朝鮮人民是游牧民族,所以根本不需要圍墻,但后來慢慢轉變為了農耕社會,又因受到中國的影響,所以才開始修建圍墻,于是圍墻越高大的地域,表明受中國影響越深遠,而圍墻較為矮小的地域,則是因為靠近日本,受其民族文化影響,并且韓國人崇尚親近自然,圍墻多數只是用來作為地界警示。
2.外屋
最外面大門上建造的上翹屋檐是韓屋的標志性建筑,比行廊齋等門間齋都要高上一大截,這是對房屋主人身份的顯示,屋檐也很有講究,種類大致有上翹屋檐、八字屋檐、雨津閣屋檐、三角墻屋檐等,各有其別致之處,貴族住宅屋檐用的是瓦,這也是區分上下階層的標準。隨后舍廊大廳是連接住宅各個房屋的通道,相當于現代房屋的“走廊”,夏天還可以在大廳休憩、接待客人或者用餐等,人們還會在大廳兩側擺放承載各種古董瓷器的四方臺子來加以裝飾。 舍廊齋則是家里男主人居住和接待客人的地方,主要由舍廊房組成,而且上流住宅的舍廊房不僅用來就寢和進食,還可以在這里讀書、思考,進行各種藝術活動,可以說是非常的實用。
3.里屋
古代朝鮮時期的人們“男主外女主內”的思想深入人心,所以很多住宅都會把房屋劃分成女子用的“里”和男子用的“外”的空間,這些空間都用小圍墻分隔開來,里屋就是女子日常起居生活的主場,女主人會在這里打理家族各種大小事務,且事事打點得井井有條,在營造舒適寧靜的生活氛圍上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各種疊放衣服和存放寢具的柜子也都會放置在里屋,便于拿放和整理,還會有各式各樣小型的擺件和屏風放在此處,營造氛圍,使其更加溫馨舒適。而里屋大廳不僅是連接婆媳起居室的重要地方,還會直通到院子里,是房屋開放的中心空間。在朝鮮時期,人們還會在里屋大廳放置各種廚房用具,在祭祀時為順利進行儀式,還可以放相關祭祀器具。
4.祠堂
祠堂作為供奉祭祀祖先的地方,與主體建筑是有一定距離的,位于房屋的最里面,韓國人們認為這樣可以吸收附近山中的仙氣,可以使家族興旺發達。此外,朝鮮時期的人們還會在祠堂外側另砌一面圍墻,以此來體現“孝子思想”,所以祠堂被視為是整座住宅中最為神圣的地方。
5.廚房
廚房一般會被設立在里屋或者里屋附近,方便女子來回行動,在部分富人家里還會設立獨立的廚房,一般廚房的地面都會比房間里的地面低一些,這樣可以把廚房里的煙引到房間內的炕道里,灶孔會安置在面向房間的墻壁上,灶孔里點著火之后,在做飯的同時又會把房間烤熱,暖炕的熱氣會散到整個房子的地面上,使室內更加溫暖舒適。
四、韓屋的社會文化特征
1.佛教思想的影響
韓國在高句麗時期就已經在各地興建大小寺院,可想而知佛家思想在高句麗時期之前就已傳入古代朝鮮半島,所以韓國受佛教影響較為深遠,且佛教思想是傳統住宅建筑的主要啟發來源,所以在韓屋上也是有所體現的,韓屋注重簡潔和對大自然的極大尊重,沒有對周圍的環境進行過多的改造,而是讓住宅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會給人們帶來一種樸素閑雅之感,這也體現出了佛教中“無欲無我”的思想,且在格局化分上也追求佛教樸實簡潔的風格,“?”字形韓屋,又稱單排房,“??”字形韓屋,又稱雙排房,就是由兩個單排房組成,最后是“?”字形韓屋,又稱四合院,即是由兩個雙排房組成,雖看起來十分的樸素,平平無奇,但卻是將簡約之美發揮到了極致。
2.儒教思想的影響
儒家思想在古代朝鮮有著十分悠久的發展歷程,儒學在朝鮮王朝時期已成為朝鮮民族思想文化的主流,所以韓屋在空間分布上也都很明顯的體現出了儒家的“等級”思想,整個住宅可分為內院和外院,內部庭院是供房屋主人們起居與活動的區域,空間分布十分的寬敞,外部庭院與內部庭院相比,則要窄小一些,主要是仆人們和外來客人活動的區域,并且內部庭院無論是在規模、尺度和裝飾方面都要比外部庭院華麗許多。住宅庭院根據不同方位還設置了尺度不同的進出門,各門出入的人身份都是不同的,由此則可看出,古代朝鮮人們將儒家學說中的“尊卑等級”思想深深的融合在了韓屋之中。
五、結語
韓屋無論是在選址、布局和室內布置上都很大程度的適應了當地的地理環境以及自然氣候,古代朝鮮人們有自己的主張、風格,在不破壞房屋周圍環境的同時,又將其作為住宅景色的一部分,無限的親近于自然。韓屋雖然形式簡潔利落,但在其空間的整體處理方面來看,無一處不透露著韓屋的雅致和自然之美,同時也體現出了韓國人細膩與內斂的性格,他們敬仰自然主義哲學,不強調曲折變化與繁復的裝飾,極大的突出了住宅空間樸素性、包容性、開合性以及空間連續性的特點,整體看起來,韓屋就是一道獨特靚麗的風景線,簡約中展現出樸素與融合的風格,所以無論是社會的進步,還是時代的變遷,韓屋都不應該消逝在歷史長河之中,韓屋是韓國人們智慧的結晶,文化的瑰寶,更是我們東方傳統文化的展現。
通訊作者:樸香玉
參考文獻
[1]周泉.人文思想與韓國傳統室內環境藝術[J].明日風尚,2017(01).
[2]湯筠冰.韓國民居與中國民居之比較[J].東南大學學報,2000(09).
[3](韓)韓屋空間研究會.韓屋空間文化[M].教文社,2004.
[4]梅文兵.淺述韓國傳統住宅特征在韓國現代公寓當中的運用[J].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03).
[5]王江,李英稿.中韓傳統民居比較[A].現代交際,2018(02).
作者簡介
張禹(1999.12-),女,漢族,吉林遼源人,通化師范學院,2018級本科在讀,研究方向:韓國語語言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