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玉玲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如何深刻契合新課程改革理念,構建出和諧的英語課堂,全面提升英語教學的有效性,已成為各級初中英語教師面臨的主要課題。當代英語教學更加注重“以人為本”,即任何課堂形式都要朝著以學生為重心轉化,借助于多媒體手段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再利用團隊合作、情境探究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構建出良好的課堂氛圍,全方位提升英語教學效率。
◆關鍵詞:初中英語;高效課堂;和諧構建
初中英語教學是在發展學生的聽、讀和寫等方面的基本技能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基本口語交際能力,然而由于教學方法守舊、教學環境限制,導致英語教學效率低下,亟待教師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多元化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師生之間的交流,極大的提升初中英語課堂的有效性。
一、初中英語教學課堂的現狀
當下許多教師并未深刻領會到新課程改革的要求,課程模式更加傾向于模式化和程序話,更加注重語言知識的灌注,忽略了學生的實際需求和實際應用,學生的學習興致低迷,其存在的主要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教師流程單一,當代英語教學模式停留在字、詞、句的講解中,在講解一些重點詞匯和文本后,然后讓學生下課背誦相應單詞、背誦文章,最后進行單詞默寫等等,教學模式十分單一,教學內容較為枯燥,這種教學首先就會讓學生產生一定的抵觸,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的學習水平難以提升,要想提升英語課堂的有效性,就需要大量的交流、互動,其關鍵在于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如果只是一味地背單詞背文章,就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教師占據教學主導,當代英語課堂本末倒置,教師處于課堂的主導地位,學生缺乏自主探究的陣地,無法發揮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對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習慣以及學習方式都十分不利,長期如此,很容易散失他們對學習的積極性以及主動性,尤其是在初中本身壓力就較大的情況下,最終難以達到提升教學效率的目標。
二、初中英語高效課堂的和諧構建路徑
在互聯網+改革推動下,城區學校到甲中送教,老師也去城區學校參賽,實施智慧課堂送教下鄉活動,舉行示范課公開課觀摩課等活動百余場次,深度有力強化了智慧課堂的推廣普及和創新使用,促使全縣師生學會充分利用平臺開展新型教學學習,增強了知識體系、方法體系、興趣體系、價值體系、效益體系五大體系的有機構建,全力聚焦學科核心素養培育,傾力賦能學校內涵發展。在此背景下,各級教師積極投身和諧智慧課堂,通過多媒體、互聯網的靈活運用,構建出現代智慧課堂:
1.巧借多媒體技術。多媒體是當下應用較為廣泛的教學手段,能夠讓教學內容豐富化,教學形式多元化,課本知識可視化,通過在課堂上播放英語視頻、英語音樂以及英文綜藝節目等方式,巧妙的將學生全身心的帶入到課堂中來,讓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多彩。老師可以在課堂上播放外國人的交流視頻構建出一個英語交流氛圍,讓學生全面提升聽、讀、說、寫的能力,如在為學生講解西方的圣誕節時,為了讓學生能夠對西方文化背景有一個較為系統的了解,可以找一個比較經典的圣誕節視頻,就比如“生活大爆炸”中的一個片段,在課堂中播放該片段,渲染出課堂氛圍,讓學生能夠真切的感受到西方人的圣誕節,全身心投入到課堂中,如此一來,學生不僅輕易的掌握了相關的英語知識,還培養出了他們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讓他們能夠靈活的運用所學的單詞和語句,并提升他們的思維深度,英語學習的有效性大大提升。
2.情景模擬式教學。情景模擬是當下應用最廣泛的教學手段之一,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創建出一個良好的氛圍,然后在此氛圍下,讓學生進行英語練習,教師首先可以就教材中的重點知識點進行練習,比如在人教版八年級上冊“Unit1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的reading部分教學中,教師首先就“在哪兒”或者“在什么地方”方式提問,采用“方位+地方名詞”的方式提問,為相關知識點的灌輸打下前提條件。基礎條件構建好之后,就可以對學生進行控制式的練習,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減少語言傳輸方面的控制,讓學生利用新掌握的英語詞匯和口語進行交流,然后,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給學生展示出一副較為簡單的旅游圖片,讓學生自行搭配成三人一組,討論關于自己的旅游經歷,用自己剛學習的英語口語方式表達出來,借助于情景模擬、合作交流、探究,極大的提升學生的參與度和課堂積極性,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在無形中提升學生語言應用水平。
3.構建合作探究式情景。合作探究教學同樣是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教學方法,教師通過情景創設,給予學生合作探究的空間,讓學生自主討論和交際,無形中培育學生的合作能力、語言交流能力和探究能力。因此,英語教師在教學當中可以結合教材,利用小組討論的形式來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比如設計一個較為開放性的課堂論題,這種開放性且具有較大爭論性的問題必然會引起學生極大的討論,在討論之后,教師就可以組織展開情景互動教學,讓學生在互動、探究和情景模擬中發散其思辨能力。此外,教師也可以布置探究性課后任務,讓學生通過團隊合作完成。比如在人教版八年級英語下“Unit 7 Whats the highest mountain in the world?”的教學中,其內容多為一些對“山”的討論,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對課程內容進行一定的調整,讓學生對于語言的討論不再局限于教材,而是讓學生組成小組,自行去搜尋課外資料,或者尋找一些情景對話,讓學生自行組成小組,然后分別在課堂中進行實際演練,這種實踐性較強的活動能夠極大的引發學生的興趣,且在不斷的練習當中,積累了較多的英語詞匯,極大的提升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學習能力,形成自身的認知策略和交際策略。
三、總結
隨著新課程改革進程的不斷加快,初中英語課堂必須要適應時代的需求做出改變。就當下的初中英語課堂來看,還存在教師占據教學主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低下的情況,亟待教師采取信息技術和情景式等較為新穎的教學方式,構建出和諧的教學氛圍,以提升學生興趣為出發點,打造出高效的英語課堂。
參考文獻
[1]李存霞.初中英語高效課堂構建的實施路徑研究[J].校園英語,2020(46):143-144.
[2]楊新迪.新課改模式下初中英語高效課堂的和諧構建[J].校園英語,2020(52):216-217.
[3]李娜.新課改模式下初中英語高效課堂的和諧構建[J].新課程,2020(3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