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茹
◆摘? 要:協同教育,顧名思義就是聯合起來做教育工作。它是一種新的教育理念,具有時代性的特征。主要有家庭、學校、社會聯合起來、協作起來搞教育工作。尤其是學校和家庭的聯合,它要求學校和家庭要積極的合作,主動的協調、形成一種教育的合力,共同完成同步教育。以便更好的培養社會主義新型的人才。我國的協同教育事業飛速的發展。尤其是在改革開放以來受到多種教育思潮的影響,更是發展迅猛,教育形式也在不斷的更新。本文就家庭和學校的協同教育出現的問題做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解決方法。并闡述了協同教育的意義。希望通過研究來總結協同教育發展的規律性,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做出應有的貢獻。
◆關鍵詞:協同教育;教育;家庭;學校
一、德育教育在家庭和學校中的現狀及問題分析
(一)德育教育在家庭中的現狀及問題分析
我國是一個倫理道德的社會,家庭觀念比西方濃重。古代就有好多教育的理念。但是,古代流傳下來的教育孩子的方法不能夠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尤其是封建社會的封建禮教不但對孩子的發展沒有幫助反而有害。所以,盡管我國的家庭教育歷史悠久。但是,我國家長德育教育的現代意識是不夠的。家庭德育教育觀念包含以下幾個方面:①德育教育的地位與作用。②德育教育的基礎內容。③德育教育的運用的方法。對人的教育不僅要進行智力的教育,還要進行道德的教育。以德育人不僅在國內有重要的地位,在全世界都有以德育人的傳統。以德育人是社會發展的需要,已經成為一種發展的規律。可是,我國目前很大一部分家長對德育教育認識是很少的。甚至認為孩子在學校受教育就夠了,沒有必要在家進行有關的德育教育。還有一部分家長不知道家庭德育教育的是什么概念。再加上我國目前的社會的風氣,重視智力的發展,輕視道德的力量。一大部分家長只注重學生的智力的開發,忽視對其進行道德的教育。
中國家長的傳統是很注重對孩子教育的投入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也是廣泛流傳在中國的哲言。可是,我國的家長們大多數都是重視學校的教育而忽視家庭的教育的。比如現在的社會現象,很多家長把孩子從小就送到幼兒園、從幼兒園升小學要升重點小學、小學升中學要上重點中學。之后又是重點大學。家長更多的是關注家庭的運營,家庭的收入、對孩子的教育管理的比較松散。只是在資金上給孩子以支持、給孩子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即使社會在不斷的喊口號“減輕學生的負擔”。家長們依然給孩子報各種輔導班,來加強對學生的課外輔導。讓孩子學會更多的知識,來增強自身的競爭優勢。中國的家長很辛苦,但是家庭教育卻弄得一塌糊涂,不能有效的和學校的教育結合起來。
(二)德育教育在學校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我國在教育界有這樣的一個說法:“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意思就是說其他的都不重要,只有讀書才是最高尚的事兒了。重視智力的發展而忽視其他的發展是我國文化傳統中的一種現象。這種現象在學校中的表現就是,學校在培養和教育學生的時候只關注學生的分數。只按照分數來評價學生,好學生、壞學生就按照你的學習成績而不看其它。這對學生造成了很壞的影響。以至于學生其它方面都不顧了,只是一味的考慮學習成績,不關心周圍的事、不關心社會、不愛與同學交流、不參加體育活動、也不參加公益活動。家長與學校的溝通也只是在乎學生的成績多一些。從以上的情況來看我國的學校德育教育存在嚴重的偏失。培養出來的學生只會讀書、做題、考試、不能很好的全面發展。德育工作只是智力教育的附庸,流于形式。
我國德育教育工作有一個不可忽視的特點:“目標內容高大浮夸,脫離實際。”我國長期堅持社會理論來教育學生。政治化、教條化、說教化相當嚴重。他強調人們的集體觀念,強調人們的無私奉獻精神。這樣一來,學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就很難開展,流于形式、喊口號、空洞的運動形式,不能有效的教育學生。使學生不能心悅誠服的接受我們的德育教育的理念,只是表面的應付。另外教育方式也單一化、教條化、零散無序,給教育帶來了新的弊端。
二、家校協同教育的策略
(一)轉變家庭、學校德育教育的觀念
要想家校協同模式得到有效的開展,家長必須轉變家庭德育觀念,要及時的更新對子女的教育模式。要主動學習新時期家庭德育教育的主要內容。掌握科學的家庭德育教育方法。要運用科學的教育方法,充分的尊重子女的意見。客觀的了解孩子的心里特征,主動的與學校配合,把家庭德育教育上升到戰略高度。
不僅家長要做出努力,學校一樣要努力。學校可以通過新興的網絡設備,與學生的家長主動的交流和聯系。比如,通過建立家長的QQ群,與學生家長主動的互動,全方位的了解學生的動態。同時,學校也可以聽取家長們對學校的意見。學校的制度合不合理,教學方法哪些不足等,都可以廣泛征集家長的意見。還可以通過這個平臺解決學生的問題,學生的家庭作業、生活問題等。學校可以通過建立家校協同教育的網站,網站可以定期發布學校的信息,學校的概況,學校的新聞,學校制度的改革。
(二)以社會需求為導向開展家校協同教育工作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主義是我黨提出的指導思想。具體到家校協同教育上就是要求我們在貫徹落實具體的做法時要“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就是要求我們的青少年要在家長、學校的教育下,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要做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同時,要求我們的家教協同教育工作要教育孩子注意日常的生活道德基礎。在一些大的宏觀的觀念上要保證以外,還要給予學生正確的其他方面的教育,比如正確處理人際關系、要做正確的事不能僅僅正確的做事。培養自己的動手能力、獨立的意識、競爭的意識、協同的意識。要把德智體全面發展相結合起來。要做到家庭教育中有學校教育的痕跡。學校教育在有家庭教育的氛圍中進行讓學生不僅得到智力上的鍛煉。同時為準備進入社會做出應有的努力。
參考文獻
[1]埃里克·霍爾,卡羅爾·霍爾,吳學先譯.教育公共關系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陳孝彬主編.教育管理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103-105.
[3]林培淼,袁愛玲.學前協同教育概論[J].廣寧中學校園網.
[4]孫慶曜.談小學德育協同教育的策略[J].教育探索,2012(08).
[5]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