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嬌
◆摘? 要:作為教師,想要利用群文閱讀給學生展開相應的教學活動,就需要對群文閱讀形成明確的理論性內涵定義掌握。所謂的群文閱讀,實際上是群文閱讀教學的簡稱。對于群文閱讀來說,它是“近年來在我國悄然興起的一種具有突破性的閱讀教學實踐,隨著研究和實踐工作的不斷深入,群文閱讀的定義也在不斷修正完善。
◆關鍵詞:群文閱讀;小學語文;運用
一、選擇合適的議題
在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設計工作中,想要給學生落實好群文閱讀,就需要選擇合適的議題來展開相應的工作。對于小學生來說,畢竟是在知識學習的起步階段,所以如果說教師在實際的教學活動和工作中,選擇了過于困難或者直接的內容,不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也不利于學生思維的提升與發展。雖然說教師在整合知識內容的時候,有課文內容為依托,但是也不能夠保證選擇合適學生的內容。因此,為了保證學生在課堂上的所學,教師應要從多個角度來進行議題的選擇。
針對這一方面的工作而言,教師可以采用以下的方式來開展。首先,教師需要對課文內容要求形成明確的了解,確定本課文的中心思想。假設這一教學內容為《白鷺》,在這一篇課文主題中,主要是給學生介紹了白鷺這種動物,讓學生能夠通過學習,從而培養學生的自然之心。所以在這一篇課文教學的時候,教師應該相應選擇同類型的文章,來給學生進行補充。其次,教師在選擇之時要對學生展開調查。對于現在的小學生來說,因為家長的重視,有越來越多的孩子在家中就會閱讀想書籍。所以教師可以通過詢問平時喜歡看什么樣的書籍,從而展開具體的分析與探究,這樣一來,在議題的選擇上,就能夠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實現學生知識基礎的發展。
二、要形成結構化知識框架
小學語文教師在運用群文閱讀展開相應的教學活動的時候,要形成結構化知識框架。所謂的結構化知識框架,實際上就是指學生的學習工作,需要形成相應的知識結構,不能成為一種一片一片互不關聯的效果。然而在實際的學習工作之中,小學階段的學生并不具備能夠依靠自己做到這一點的能力。大部分學生都是東學一點,西學一點,回去之后自己并不會針對所學的內容進行一個整合。這樣一來,學習的知識不成體系,短時間之內對于學生來說或許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教師在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就要有意識的給學生落實好這一部分的培養。而對于群文閱讀教學工作來說,因為其中所涉及到的文章內容眾多,如果教師不能及時的幫助學生進行結構的整合,那么該階段的群文教學效用將無法確保成為學生未來學習的有利幫助,白白損失了一定程度的知識,所以教師更是應該幫助學生進行整合,從而實現學生的長足發展。
例如開展關于“小英雄”的議題時,所呈現的文本有《小英雄雨來》《雞毛信》《小蘿卜頭的故事》《王二小》,可以將《小英雄雨來》設為重點講解的文本,可以采用單篇閱讀的方式進行詳細解讀,在學生體會到了小英雄雨來的不卑不亢、勇敢的人物形象后再以群文閱讀的方式引導學生閱讀其他的文本。因此,教師在給學生展開相應教學活動的時候,可以從作者的角度展開群文閱讀的構建工作。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在進行教學活動的時候,選擇作者其他的文學作品,從而給學生展開相應的教育教學工作。而在教學的時候,教師要讓學生形成一個知識框架,對于作者的每一篇文章,以共同的主題為串聯點,從而形成每一篇文章的串聯。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能夠形成知識結構性框架,以此來推動學生知識學習的提升與開展。
三、加強整體性的交流與互動
在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在運用群文閱讀教學活動的時候,要加強整體性的交流與互動。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本身就正處在一個喜歡與人進行交流和互動的年齡階段,有著非常強烈的與人溝通的欲望,然而在目前的課堂教學工作中,教師往往都會讓學生保持安靜的狀態展開學習。雖然說教師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更方便管理課堂,讓學生能夠處在安靜的課堂環境下,有更好的學習效益。但是從學生本身的需求角度來看,過于壓迫學生的天性反而會起到相反的效果,所以語文教師要意識到應該要適當的發散學生的天性,對課程進行設計,可以基于群文閱讀的要求,開展一次有關“對閱讀內容進行探討”主體的交流會,將學生吸引在課堂當中,從而推動學生整體知識學習發展。
四、通過引導提問學生加強群文閱讀教學效果
對于小學階段的教學來說,學生才是整個教學環節當中的主體,而教師更多的是發揮一個引導者的作用,只有讓學生作為主體發揮出他們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積極的對所閱讀的內容,所學的內容進行思考,這樣一來關于群文閱讀的教學效果才會更加具有效益。具體的來說,小學語文教師在班級當中的學生進行了一定程度上的群文閱讀之后,可以根據學生所閱讀的內容,設計出一些具有啟發性、內涵性,具備能夠讓學生去思考的作用的問題,進行提問,推動學生對腦海當中的閱讀內容反復推敲,深化群文閱讀教學意義,這樣才可以有效的加強小學階段的群文閱讀教學效果。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在現在的學校課程教學工作中,教師在給學生推進相應教學活動的時候,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知識內容,而且還需要從內容角度入手,通過不斷分析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從而具體的知識結構網絡。在這樣的要求下,就需要對教學的工作內容進行整合和補充,單獨依靠課本上的內容,無法有效的做到這一點。因此,為了切實做好這一方面的工作,就需要采用群文閱讀的方式,通過大量補充知識內容,以此來實現整體課程教學工作效果的提升,并實現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汪凱明.淺談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措施[J].教育革新,2010(12).
[2]孫采平.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初探[J].教育革新,2011(01).
[3]汪玲.運用多媒體優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J].教育革新,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