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扶有

您是否有過這樣的體驗:白天上班在辦公室坐了一天,下班回家后卻覺得渾身骨肉酸痛、綿軟無力,非常疲乏?因此,我們都覺得很奇怪:明明只是在辦公室坐了一天,并沒有干什么體力活,為什么會這么疲憊、這么累?其實,這是腦力勞動者最易患的“肌肉饑餓癥”。
所謂“肌肉饑餓癥”,是人體的骨骼肌較長時間缺乏足夠量的活動和鍛煉,導致肌肉組織內儲氧量降低,從而產生的一系列代謝障礙。
其產生的主要原因是人體缺少體力勞動和體育運動。長期伏案工作的人,其心、肺、血管、肌肉、神經都沒有適應高負荷的能力。盡管能量供應充足,但是骨骼肌本身的新陳代謝水平與其活動量成正比,其活動量小,肌肉新陳代謝水平也相應地降低,反射作用于血管舒縮中樞,使血液對該處肌肉的供應減少,肌纖維瘦弱,肌肉收縮乏力,血管壁彈性差,血液供應不充足,從而致使體內細胞的氧氣供應不足,肌肉的“饑餓感”便由此產生。
與此同時,如若稍加運動,肌肉內代謝產生的乳酸等產物排除必然較他人緩慢,因此,便會容易感到疲乏、四肢酸痛、頭昏腦脹,久而久之,還會出現肌肉萎縮現象。再者,由于人機體消耗的熱量少,使體內脂肪貯存增加,身體就會超重、發胖而使體質變弱,表現為體力不佳。
綜上所述,防治“肌肉饑餓癥”的主要方法不是使用藥物,而是給“饑餓”的肌肉以“糧食”——主動鍛煉和運動。鍛煉和運動可促進機體靜脈血液加速回流,進行氣體交換,調整新陳代謝,使心臟輸出更多含氧血液,促進全身肌肉得到更充足的氧氣。另外,鍛煉和運動能使大腦皮層得到充足的血液和氧的供應,從而能夠更有效地對心血管進行調節,使血壓保持動態平衡。
腦力工作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工作性質、體力及疾病情況,分三個時段加強鍛煉和運動。
早晨是上班族最緊張的時刻,但如果不貪戀床榻,哪怕早起半個小時,也能夠做幾套簡單的運動。以下是我個人的運動建議:
俯臥撐。早晨可以在自己家里或者陽臺上做36個俯臥撐。
仰臥起坐。早晨可以在瑜伽墊上適當做36個仰臥起坐,每天如此。
靠墻靜坐。背靠墻,使大腿和小腿成垂直線,大腿與身體成垂直線,時間60秒。
撐體運動。身體面向地面并成直線,雙臂與肩同寬,與地面垂直撐起身體,堅持45秒。
弓箭步。一腳大步向前,身體向下壓一下,之后另一只腳大步向前,雙腿交替做36組。
蹲起。雙腳分開與肩同寬,之后身體蹲下再起來,堅持做36個。
工作期間累了,暫停一下手中的工作,做做保健操,讓你馬上輕松起來。
肩部伸展。雙手交叉于身體后側,挺胸,下巴微微收緊,保持腹、背、臀收緊,脊椎骨保持正常狀態,盡量向遠方伸展手臂,感覺胸部和手臂的伸展,保持平穩呼吸10~20次,還原。建議練習6~10組。可以有效緩解胸悶和肩部疼痛。
體側伸展。保持良好的坐姿,收腹緊臀,盡量保持手臂向上伸展,慢慢呼氣,向右側伸展身體,保持呼吸約30秒,左右交替練習。可以有效地伸展身體側面,緩解腰痛和背部側面的疼痛。
頸部伸展。坐正身體,緩緩抬起右手向上伸展,屈肘,右手輕輕拉住左耳朵,向右伸展頸部,保持平穩呼吸6~10次,注意左臂自然放松下垂,沉肩。左右交替練習,建議每天練習6~10組。可以有效緩解頸部疼痛。
胸部伸展。保持良好坐姿,收腹,雙臂夾緊,盡量保持小臂垂直于地面。想象雙肘之間夾住一張白紙,保持呼吸,保持手肘夾緊狀態,上下移動前臂,做15次。可有效克服地心引力對胸部的吸引,鍛煉胸部上側和肩膀前側,加強練習可以緩解上背部疼痛,起到美胸的作用。

晚上時段更適宜進行有氧運動,但要注意運動強度,否則強度過高會使交感神經興奮,妨礙入睡。
轉呼啦圈。呼啦圈不停地在小腹上的運動可以加速腸道的蠕動速度,這樣就可以很快地將體內囤積的垃圾快速地排出,并且幫助解決便秘的困擾。另外,在轉呼啦圈的時候,每次最好能夠堅持在30分鐘以上,這樣就可以消耗更多的脂肪。每周堅持進行3~4次轉呼啦圈運動,可以有效幫助您瘦身。

飯后站。站立是一種簡單的運動。每天晚飯后,按照標準的站立姿勢站立半個小時,長久堅持下去,你會發現自己腰腿都變細了。站立時要注意夾緊臀部,把整個背部緊貼在墻壁上,臀部、背部、腿部、腰部、頭、脖子等都要貼緊墻面。
倒步走。倒步走可以加快心率,增加氧氣消耗。因此,倒步走是運動減肥及強身中最經濟、收效最大的方法之一。倒步走由于可以增強大腿后肌群和腰背部肌群的力量,因此還可以預防腰痛。據報道,倒步走還具有保健小腦的作用,同時有利于提高身體靈活性和協調性等,也同樣是老年人健身活動中非常有效、有益的方法。
慢跑。慢跑屬于簡易的有氧運動,能活動全身肌肉,促使身體燃燒脂肪,達到瘦身效果。值得注意的是,真正燃燒脂肪的時間是在持續運動30分鐘之后才開始,所以跑步運動需要堅持半小時以上。30分鐘以上的慢速長跑不但能大量消耗體內的糖原,而且還能動用體內的脂肪,加速脂肪消耗。
瑜伽。瑜伽不需要太大場地,在家里的床上就可以做。晚上做瑜伽能夠拉伸全身的肌肉,放松精神,消減脂肪的同時能夠有助于睡眠。
運動的方式多種多樣,而我們追求健康的目標也并不拘泥于方式。讓我們運動起來,告別疲乏,讓肌肉不再“饑餓”,活力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