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璧瑩
摘 要: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應該考慮將黨史內容融入課堂教學中,讓學生了解我國的歷史發展,體會到中國共產黨的艱辛。黨的百年奮斗征程中,為我們的幸福生活帶來多樣化影響。加強對學生的黨史教育,能夠讓學生樹立正確的愛國意識,對國家的歷史發展肩負起自己的責任。
關鍵詞:黨史教育;初中歷史;教學滲透
在新的歷史教學中,教師應該制定良好的教學方案,使學生通過有效的歷史文化教學,了解更多的歷史事件,體會當前生活來之不易,從而明確自身的學習目標。國家的發展需要讓新時代的青年有自己的理想,爭做有為青年,通過學習黨史文化,能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歷史的重要意義,從而在未來的社會發展中,能夠肩負起自己的責任,積極參與到國家的建設中。教師在進行歷史教學時,應該為學生滲透相關的黨史文化,讓學生通過有效的學習,了解更多的文化教學內容,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歷史文化學習素養。
一、初中歷史教學現狀
在當前的歷史文化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歷史了解能力,通過恰當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歷史素養。但是現階段在初中歷史課程教學中,教師更注重內容教學,忽略了對學生的情感引導,使學生無法將學習內容和愛國情感有效融合。新時期的學生因為離歷史的社會背景較遠,不能理解其中的一些情感,因此對學生的愛國意識培養無法起到有效的作用。歷史課程的學習是希望學生能具備良好的憂患意識,能在學習中有全面的提升,能使學生在文化學習中,進行深入的發展,對學生各項能力的增強有重要作用。教師應該采取良好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快速提高學習能力。但是在現階段的教學引導中,教師忽略了對學生黨史文化的滲透,學生對這一內容只是簡單了解,對其中所表達的情感,體現出的重要的情感內容都沒有進行研究。進而無法培養學生強烈的愛國意識和民族憂患意識,不能有效增強學生的學習品質,對學生的學習發展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二、黨史教學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滲透策略
1.加強對學生的歷史文化和黨史內容教學的有效融合
在當前歷史發展的重要階段,教師應該采取有效的歷史教學措施,讓學生能在良好的課程教學中形成強烈的愛國意識,增強民族自豪感。在歷史文化學習中,對于一些特定階段內容的學習,教師可以進行有效的黨史文化滲透,讓學生了解我國的歷史發展。通過無數革命前輩的英勇就義,才有了今天安穩的生活。比如,新文化運動,是一個思想轉變的重要階段、五四運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通過這些內容的學習,讓學生了解到當時人民群眾的思想意識在不斷進步。結合時代的發展需求以及我國的國情,中國人民開辟了一條屬于自己的特殊道路。通過學習黨史,讓學生了解到黨史發展中出現的困難,從而使學生理解歷史上國家的危難時刻,有效激發學生自身的愛國意識。
2.開展黨史文化學習活動,提高學生責任意識
開展黨史文化學習活動,能加強學生的學習品質,對學生的全面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教師應該采取有效的教學措施,使學生在正確的教學引導下,提高學習品質。教師可以根據所學內容,開展黨史學習活動,快速提高學生的歷史素養。比如,教師以黨發展的重要階段為主題,讓學生根據這一主題,學習黨的百年歷史中的重要階段,并且分析其中的重點內容。聯系當時的歷史事件,讓學生穿插性學習,從而了解更多的歷史發展內容。這能幫助學生形成強烈的愛國意識,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品質,為學生的黨史學習提供幫助。
總而言之,加強對學生黨史文化的教學,能夠有效增強學生的學習品質,對學生良好的發展有重要的意義。教師應該充分考慮學情,采取有效的教學引導方式,讓學生感受到黨史文化的重要內容。學習黨史對初中階段的學生有重要的教學意義,教師應該采取多樣性教學方式,增強學生的愛國品質,讓學生能在積極的課程教學中增強愛國意識,在以后的學習發展中提高民族精神,從而強化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學生強烈的愛國情操。
參考文獻:
谷偉.初中歷史教學中憂患意識教育的現狀與對策研究[D].四平:吉林師范大學,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