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青
摘 要:中華優秀家教思想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擁有較高的教育價值和利用價值,嘗試探究中華優秀家教思想應用于家庭教育的有效策略,如創設友好和諧的家庭生活環境、創設關愛互助的家庭成員關系、創設文明禮儀的家庭道德標準等。
關鍵詞:中華優秀家教思想;中小學生;家庭教育;策略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逐漸得到強化,民族文化中的優秀教育資源逐漸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與開發。在此過程中,中華優秀家教思想開始在農村中小學家庭教育中得到實效化驗證,因而逐漸成為農村中小學家庭教育的主流教育思想和重要教育資源,為中小學生帶來寶貴的文化資源和教育滋養。
一、中華優秀家教思想的教育價值
中華優秀家教思想能夠對中小學生的思想意識、道德覺悟、品質修養和三觀標準等主體素養產生積極有益的直接影響,能夠讓中小學生擁有良好的文明禮儀、價值標準、行為規范、是非判斷和美丑區分。因此,中華優秀家教思想應用于中小學家庭教育能夠充分發揮傳統文化的教育價值、有效傳承民族精神的積極元素,為中小學生的健康成長輸送最有親和力的本土教育資源。
二、中華優秀家教思想應用于家庭教育的策略
中華優秀家教思想歷經數千年的文化積淀、實踐運用和豐富發展,因而具有非常高的教育價值和應用價值,能夠成為中小學家庭教育的寶貴文化資源。
1.創設友好和諧的家庭生活環境
家庭,是家人之間進行信息交流、情感溝通和心理慰藉的溫馨港灣。因此,家庭教育應以中華優秀家教思想為指導思想,積極創設友好、和諧、快樂、幸福的家庭氛圍,在親密無間的親子交流過程中讓中小學生說出自己的具體想法。這樣,友好和諧的家庭氛圍不僅能夠提升家庭感召力,還能夠更好地了解中小學生。
例如,中小學生考試成績不理想,家長是橫眉冷對、大棒相加,還是家長與中小學生都坐下來,說說原因,找找問題,這直接決定著家庭教育的開展質量與實際效果。因此,家長要心平氣和地幫助中小學生快速找到考試成績不理想的根本原因,并為其提供告別失敗、走向成功、超越自我的好方法。家長也可以將自己過去的學習經驗分享給中小學生,像好朋友一樣為其出謀劃策,拉近心理距離。這樣,家長不僅“創造出”科學化的家庭教育方式,也能夠有效幫助中小學生在學習方面盡快脫困,更能夠切實促進家庭生活的友好、和諧、快樂與幸福。
2.創設關愛互助的家庭成員關系
家長不僅要創設友好和諧的家庭氛圍,還要在言傳身教中積極構建關愛互助的家庭關系。為此,家長要做一個有心之人和有愛之人,實時關注家庭成員的具體信息,適時為其提供必要的幫助。這樣,家長就在家庭生活中倡導相互關愛、相互幫助、相互鼓勵的良好情感氛圍,有助于拉近彼此間的心理距離。
例如,特殊時期家人回到家后,洗手就成為必不可少的“病毒消殺方式之一”。因此,家長不僅要以身作則,積極按照科學洗手七步法進行消毒,還要及時提醒剛入家門的親人注意洗手的科學方法。而且,家長還要在家庭生活中經常詢問每個人的飲水量、體育鍛煉情況、蔬菜水果的攝入量等,提醒家人戰勝病毒要從“科學生活、鍛煉身體、均衡飲食”開始。也就是說,家長要讓家庭成為一個充滿關愛、充滿體貼、充滿幸福的溫馨港灣,能夠成為家人的心靈休憩樂園,讓每一個家人都獲得強烈的安全感、依賴感和幸福感。
3.創設文明禮儀的家庭道德標準
家長不僅要創設關愛互助的家庭關系,還要在言傳身教中確立文明禮儀和道德標準。俗話說,孩子是家長的縮影,也是家庭教育的“生命塑造產品”。因此,家長要在家庭生活中注意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成為中小學生積極效仿、主動學習的行為標尺和成長榜樣,實時悅納家長的教育信息。
例如,家長在家庭生活中要謹言慎行,注意自己的文明用語和交往禮儀,為家人“打打樣”,樹立一個“行為標尺”,將文明禮儀和道德規范引入家庭生活之中,以此幫助家人種下文明禮儀和道德規范的“種子”。另外,家長還要在家庭生活中引入一些關于社會禮儀、文明用語、公共道德、生活常識的討論話題,時時刻刻注意為中小學生輸送源源不斷的文化資源、行為習慣和文明禮儀,以此為中小學生創設高質量的文明環境和禮儀平臺,助力中小學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王曉真.《朱子家訓》和《顏氏家訓》家庭教育思想的比較研究[J].太原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1):60-63.
[2]張文淵.《顏氏家訓》家庭教育思想探析.嶺南學刊,2019(4):125-128.
注:本文系甘肅省慶陽市2020年度基礎教育科研課題“運用中華優秀家教思想提升農村中小學家庭教育效果的策略研究”(課題立項號:QYLX[2020]359)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