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玉恒
隨著新課改的推動,中小學都在進行改革,不僅要從教學模式入手,還要從中小學班主任的核心素養入手。未來中小學班主任將會朝著專業化的道路發展,盡可能地為中小學生提供科學、友愛的學習環境。現階段中小學班主任存在專業化不強的問題,很多中小學生的班主任都是由任課教師兼顧。在這種環境下,不僅教師會感到疲憊,學生也會感到壓抑。
班主任對中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班主任不僅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態度,還要關心學生的身體健康、心理狀態以及日常生活。因此培養專業化班主任,是為了學生能夠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現階段,部分中小學班主任出現專業化不強、年齡趨于老齡化,或者教學觀念落后的情況。長此以往,班主任和學生之間的關系將會越來越壞,甚至影響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本文將從中小學班主任的專業素質入手,淺析如何在核心素養下進一步提高中小學班主任的教學及管理水平。
一、建立科學的教師考核制度
很多中小學都出現了教師不想當班主任的情況,因為班主任是個累人又不討好的工作,因此教師在面對“班主任”這個頭銜的時候,都會表現得興致不高,甚至抗拒。這都是因為班主任的基本權利得不到保障,為了提高教師成為班主任的積極性,學校可以制訂科學有效的制度,對班主任這個頭銜進行保障。例如,后期進行職稱評選、績效核定等環節的時候,要優先從班主任中選拔人才,讓這些真正為學校、為學生考慮并付出的教師得到應有的待遇。
二、提升班主任素質
現在不少中小學教師年齡偏大,在面對新穎、科學的教學模式時,常常會心有余而力不足,甚至會出現思維模式固化、教學方式死板的情況。面對這種現狀,必須進行教學模式的提升,可定期參加教學培訓,了解先進的教學方式,改變自己的思維模式,將傳統枯燥的教學方法轉變成以學生為主體的新時代教學方式。面對學生的突發情況,教師不能一概而論,也不能根據學生的成績論高低,要做到公平、公正、科學地處理學生之間的突發情況。班主任與學生接觸的時間最多,在核心素養的引領下,班主任想要做到專業化發展,首先就要改變自我,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在學校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在日常生活中影響和改變學生的生活習慣以及學習方式。
很多教師在任職班主任的時候都過于關注實踐,沒有系統地學習過專業化知識。因此在成為班主任之前,任課教師要進行系統科學的理論知識學習,將基礎知識融會貫通,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只有這樣才能讓工作順利進行。班主任應該是終身學習的職業,對待任何知識都要保持好奇心,為學生樹立勤奮好學的榜樣,帶領學生一起暢游在知識的海洋中。現在信息技術發達,想要學習理論知識,并不只有書本這一條途徑,網絡學習、視頻課程、專家講座等方式,都是提高自己專業水準的良好途徑。在不斷的學習中,班主任才能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思維,不會墨守成規,固守老一套的教學模式,根據時代的變革不斷進步,學生也才能在班主任的影響下拓寬眼界,發散思維。
三、建立有效的班主任考評制度
班主任到底做得好不好,由誰來評定?很多中小學雖然知道要改善班主任的福利和權益,但是卻不知道從何處入手,因為沒有完善、科學的班主任考評制度。在進行班主任考評環節,要從多方面、全方位入手,可以選擇本班級的學生進行點評打分,也可以讓同事之間互相打分,家長也能參與到班主任點評環節,讓班主任的形象更加立體。不僅如此,班主任也要認清自己的工作內容,不能盲目地開展班級工作,要定期審視自己的工作內容,對自己近期的評價進行考核,及時發現工作中的問題,并做出相應的改變。在考評結束之后,學校也要制訂相應的獎勵措施。例如,從績效中體現班主任的工資,定期發放班主任津貼和獎金,表現優秀的班主任還能拿到榮譽勛章等。這些都是班主任努力工作的動力,也是促進班主任專業化的良好途徑之一。校園內部也要搭建班主任學習平臺,促使他們在網絡上互相溝通學習經驗,幫助班主任群體進一步提升。
總之,在未來的教育目標中,班主任必須朝著專業化的方向發展,不斷提高自己的行為舉止以及教學素養,才能強化教學質量。中小學班主任專業化發展是必經之路,因此班主任要時常審視自己,從自身出發尋找問題,強化自身素養,讓中小學生在健康、安全、輕松的氛圍下自由生長,成為對社會有用的綜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遲希新.以育人為旨歸的班主任核心素養[J].中小學德育,2016(5).
[2]馮建軍.人格本位的班主任專業化[J].教育科學研究,2015(6).
注:本文系2018年度白銀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小學班主任專業化發展路徑的研究”(課題立項號:BY[2018]G112)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