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世軍
摘 要:對于農村小學而言,想要實現學校教育的完全信息化,實現多媒體教學是非常困難的。只有學校、教師和學生三方共同努力,積極參與到教育信息化和教學方法多媒體化的教學改革中,珍惜信息化教育的機會,才能夠真正實現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開展,促進國家整體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
關鍵詞:農村小學;多媒體教學;小學教學;教育教學改革
一、農村小學多媒體教學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由于小學生的年齡普遍較小,傳統的學校教育教學方法很難長時間維持學生的注意力,這就很難使課堂教學得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而多媒體教學很容易引起小學生的好奇,再加上多媒體教學將枯燥的課本學科知識變得更加生動形象,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然而當前多媒體教學法在小學教育尤其是農村小學教育的融入過程中,出現了許多問題和不足,想要真正實現小學信息化教學機制的深入建設,就需要對多媒體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全面的分析并針對性地解決,從而實現多媒體教學在農村小學教育教學過程中的應用。
(一)農村小學的基礎教學設施建設力度不足
由于始終處在教育改革的邊緣,農村小學往往不能及時接收到關于國家教育教學改革的最新消息,這就使農村小學教育教學信息化改革的步伐相對較慢,對于基礎教學設施的維護和更新不到位,多媒體教學法很難深入展開。
(二)教育資金過于匱乏
由于農村的經濟條件和經濟發展水平一直相對滯后,在教育上所應用的資金比城市少,城市所能達到的教育信息化水平是農村所不能持平的,這就導致在統一教育改革目標的背景下,農村的教育改革挑戰更大。教育資金投入不足,使許多信息化教學方案只能停留在想法層面,不利于深入的教學改革發展。
(三)傳統教育觀點根深蒂固
如果說客觀的資金問題無法避免,那主觀的思想問題就是需要將改革迅速提上日程。在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下,許多教師無法接受信息化教學這一新興教學模式,對信息化教學在教學改革中所處的位置理解不當,使教學管理相對落后,教師無法傳達信息教學理念,在課堂教學中無法融入新時代教學意識,也就導致學生無法完整地接觸新時代的信息教學戰略,使農村小學教學落后于城市小學教學,不利于教學改革。
二、促進多媒體在農村小學教育中應用的具體方法分析
(一)深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多媒體利用畫面、聲音和文字的充分結合,可以將課本上原有的枯燥的知識點轉化為生動形象的教學畫面,不僅可以讓學生更準確地理解教學內容,也能更快速地進入課堂學習的狀態,從而全面投入課堂教學活動中,實現科學教學的有效化。除此之外,多媒體教學模式可以實現課本教學內容與圖片、視頻等教學素材的有效結合,還可以充分滿足學生的審美學習需求,通過豐富的教學資源對課本的文字性內容進行充分的展現,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加準確地理解教學內容,還可以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的創造能力并且完善學生的審美思維,讓學生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有良好的美學體驗,從而真正愛上學習。
(二)不斷融合課外知識,使教學內容更加豐富
因為小學的學科學習整體涉及的知識范圍較龐大,課本卻只能對最核心的知識進行總結,不能實現知識點的全面展開,而且小學生的學習觀還沒有完全養成,愛玩的天性還占據思維的主要部分,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將學科知識與學生的生活進行關聯,并為學生進行知識的延伸,在擴充學生基礎知識儲備的過程中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包括探究能力、交流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等,為學生日后的深入學習發展打下基礎。教師可以通過倡導學生進行與課上教學內容相關的課后閱讀,通過多媒體教學資源庫為學生提供可參考的閱讀書目,并且鼓勵學生以所閱讀的內容作為基礎展開自我思考,對自我思考成果要積極與教師進行交流溝通。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的學習更全面、更深入,還可以有效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和學生綜合素質的深入。
對于小學教育尤其是農村小學教育來說,只有持續不斷地關注教育教學改革的新動向,并積極進行現代化教學實踐,才能與國家教育教學發展真正融合,達到對學生真正負責的基礎目標,也做到緊跟教育教學腳步的目標,最終實現現代化教育教學和多媒體教學。
參考文獻:
[1]張圣啟.多媒體技術在農村小學教學中的應用[J].新智慧,2020(10):24.
[2]唐明珠.多媒體技術在農村小學教學中的應用[J].小學教學參考,2016(18):32-33.
注:本文系白銀市“十三五”規劃課題“多媒體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與研究”(BY[2020]G041號)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