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登娟
摘 要:初中英語教師在開展英語教學的過程中,閱讀是必不可少的。英語核心素養作為現如今任課教師教學的重要任務,自然也需要貫徹落實到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基于此,從思維品質、文化品格、語言能力等核心素養著手對英語閱讀教學策略進行探索。
關鍵詞:英語核心素養;初中英語;閱讀教學
現如今,無論哪種學科教學活動在開展時,核心素養培育都成了重要目標及任務之一。英語作為三大基礎學科之一,對學生而言意義非常,閱讀作為英語教學的重要構成,其主要作用是強化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語言表達及應用能力,需要教師在閱讀課堂上樹立核心素養培育意識,以人為本開展英語閱讀教學活動,這樣才能有效體現英語的工具性及人文性特征,從而真正提升英語閱讀教學實效。
一、注重文本解讀,發展學生思維品質
英語核心素養涉及的內容較多,其中就包含了思維品質,所以教師在初中英語閱讀課上需要基于學生思維品質培養來進行英語閱讀教學的優化,創新教學,引導學生多參與閱讀分析、推理及理性表達等活動,這樣學生才能真正在閱讀課堂上發展自身的思維品質。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在閱讀課堂上以語篇作為載體,在文本解讀的同時為學生設計出需深度思考的階梯式問題,讓學生在問題中思考、閱讀,從而有效發展學生的思維品質,提高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為此,在初中英語閱讀課堂上,教師一定要充分意識到學生英語核心素養培育的價值,基于此展開文本解讀,立足文本內容提出相應的問題,以此有效點燃學生的思維品質,發展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以Unit 6“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閱讀為例,教師在閱讀課堂上可先做好閱讀文本解讀,然后基于此提出如下問題:How does the story begin?What happened next?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story
of Yu Gong?What could Yu Gong do instead of moving the mountains?這樣學生就能在問題思索中自主閱讀,在優化閱讀教學的同時發展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
二、剖析閱讀文本中的文化信息,發展學生文化品格
文化品格同樣是核心素養中的一部分,教師在英語閱讀課堂上可以帶領學生深入剖析閱讀文本中的文化信息,讓學生在對文本文化信息挖掘與分析中理解文本內容,并對其文化知識及內涵形成良好感知,同時讓學生在英語閱讀課堂上形成良好的跨文化溝通及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本就有大量內容涉及英、美國家的風俗習慣,這些閱讀材料可以作為學生文化品格培養的內容。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英語閱讀教學時,即可聯系閱讀文本背景來深入剖析其中蘊含的文化信息,這樣才能讓學生在閱讀學習的同時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及思想認知,從而有效發展學生的文化品格。除此之外,教師在英語閱讀教學課堂上還可以改變傳統的局限于教材知識的教學方式,為學生選擇一些西方權威媒體的文章,借此來拓展學生的英語閱讀內容及素材,同時讓學生在英語閱讀的同時展開中西方文化異同對比,這樣學生能在英語閱讀的同時形成良好的文化差異意識,從而有效提升英語閱讀教學效果,發展學生文化品格。
三、創新閱讀教學方式,發展學生語言能力
語言能力同樣在核心素養中占據一席之地,教師要想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自然也需要將這一核心素養作為培育要點,并基于這一培養目標來進行調整及創新,從而優化英語閱讀教學,并且促進學生真正掌握英語語言知識,學會將所學英語知識應用于具體的語境及對話之中。在這一過程中,為了落實學生語言能力培育目標,教師可以在閱讀課堂上指導學生閱讀技巧,如讀寫結合、精讀、默讀、泛讀等,真正讓學生參與到實踐中,這能在一定程度上訓練學生的語感,同時有效增加學生的英語詞匯量,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及核心素養。以Unit 9“Have you ever been to a museum?”這一單元閱讀教學為例,可讓學生先自行默讀,然后再帶領學生精讀。在此期間,為了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可以立足學生尚未理解的語言點來進行深入講解,之后再鼓勵學生自主表達、分析,抑或拓展表達,這樣能真正強化學生的語言能力。
綜上所述,在開展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活動時,教師一定要以英語核心素養作為教學指導來關注閱讀文本,然后基于此制訂合理的教學目標及方法,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英語閱讀與反思中,這樣學生的閱讀能力、英語核心素養才能真正在英語閱讀課堂上得以發展,從而有效提升英語閱讀教學實效。
參考文獻:
[1]卜洪超,石安平.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J].英語教師,2017(9).
[2]孫婷玉.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J].中華少年,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