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怡鈴
摘 要:首先闡述公開課文言文教學的特殊價值,展示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接著詳細論述核心素養下公開課文言文教學的科學實施:借助良好教學氛圍感召主體參與、借助良好主體狀態強化信息交流以及借助良好主體能力提升互動效率。
關鍵詞:核心素養;公開課;文言文教學;初中生
初中生已經具有較強的自我意識、價值意識、榮譽意識和表現意識,因而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非常渴望參與課堂互動、展現個人才能、塑造自我形象。因此,初中生具有強烈的認知積極性、參與主動性和表現自覺性,能夠為語文教學提供強大的主體支持和能力保障,有助于語文教學的科學發展。
一、公開課文言文教學的特殊價值
在公開課文言文教學中,初中生能夠獲得參與課堂活動和展示認知能力的難得表現機會。因此,公開課文言文教學是初中生在語文認知中的“興奮劑”,能夠有效提升初中生的認知興趣、求知熱情和探究動機,從而將初中生的認知狀態調控到最優化。這樣,公開課文言文教學必然能夠通過初中生的積極參與、主動交流和自覺互助而展現出強大的主觀能動性和生命發展潛能,提高教學實效性。
二、核心素養下公開課文言文教學的科學實施
核心素養是文言文教學的實施目標,自然也為教師提供了非常具體的教學任務和培養目標,因而有效提升了公開課文言文教學的針對性、主體性和實效性。
(一)借助良好教學氛圍感召主體參與
在公開課上,其他班級語文教師的到來能夠使文言文教學“披上節日的盛裝”,“人潮涌動”的聽課現場也能夠在教室內營造出轟轟烈烈的教學氛圍。因此,“熱火朝天”的公開課活動以及熱鬧開心的教學氛圍必然能夠牢牢吸引住初中生的關注度和注意力,引導初中生心無旁騖地參與到文言文教學創設的課堂活動中。
以七年級下冊的《陋室銘》為例,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是語文教學過程中必需的活動環節,為初中生提供了大量參與課堂活動的良好契機。然而,公開課上的“關注目光”能夠給予初中生更多的心理壓力和精神負擔,初中生需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主動克服思想意識中的負面情緒和思想牽絆。因此,初中生能夠在戰勝自己的同時,積極融入有感情朗讀中,用自己的聲音傳遞出《陋室銘》中的志趣超凡、高潔傲岸、安貧樂道、淡泊名利等思想感情。這樣,初中生的朗讀能力、表現能力、耐壓能力、自控能力等主體素養與個人能力都能得到有效鍛煉和提升,切實優化初中生的核心素養。
(二)借助良好主體狀態強化信息交流
在公開課上,初中生能夠獲得強烈的感官刺激和心理沖擊,主體情緒也會隨即進入激昂、興奮和快樂之中。初中生的認知積極性和互動主動性就會得以激發,進而能夠開開心心地參與到文言文教學過程中的信息交流和情感溝通中,從而使初中生逐漸成為文言文教學過程中的認知主人,而獲得充足的參與權與話語權。
以七年級上冊的《誡子書》為例,《誡子書》無論是遣詞造句和行文結構,還是思想意識和品質修養都稱得上是名篇佳作,更具有非常高的教育價值和藝術成就。因此,教師可以在公開課中借助初中生良好的主體狀態去積極討論如何做人而成為“君子”、如何求學而有所成就、如何惜時奮進而早早行動等內容。因此,初中生能夠在暢所欲言中有效鍛煉問題發現能力、辨析能力和處理能力,也能夠對初中生有所教育和有所啟發,有效引導初中生好好做人、努力學習和惜時奮進。
(三)借助良好主體能力提升互動效率
在公開課上,心情激動、心理愉悅和情緒激昂的初中生必然能夠擁有強大的認知力、思維力、辨析力和發展力。因此,初中生在強大主體能力的支持下,必然能夠切實提升文言文認知過程中的探究空間、互動頻率和認知效率,借助初中生具有的生命能動性和主觀發展性而直接促進文言文教學效率的大幅度提升。
以八年級上冊的《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為例,在公開課上表現機會的刺激下,初中生很容易進入大腦高度興奮狀態,因而能夠在討論“舜”“傅說”“膠鬲”“管夷吾”“孫叔敖”“百里奚”等這些“草根英雄”的成功史中得出“生于憂患”的結論。因此,初中生能夠借助集體智慧和團隊合力而有效鍛煉自身的認知能力、探究能力和交流能力,也能夠有效培養初中生養成堅韌的性格、頑強的意志、無畏的精神等核心素養。
綜上所述,教師應以核心素養為指導,積極研究公開課文言文教學這一平臺,并借助良好教學氛圍感召主體參與、借助良好主體狀態強化信息交流以及借助良好主體能力提升互動效率等策略全面開發語文教學的實效性,切實體現公開課文言文教學的“秀外‘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