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虹
摘 要:初中教育階段,英語是一門重要學科,不僅要培養學生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與應用技能,而且要創新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為學生全面發展提供有力支持。簡要分析了當前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現狀,并結合問題與不足構建了新的學生核心素養培養措施,進而為推動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良性發展提供扎實的理論知識。
關鍵詞: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核心素養;培養路徑
隨著初中英語教學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師在開展課堂活動時已經嘗試了很多新的方法與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傳統教學理念的不足和缺陷。但在學生核心素養提升上還存在一定的欠缺,因此教師應創新教學模式,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為學生創造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一、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現狀
1.學生自主性被忽略
當前,部分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以教材、黑板、教師為主體,并沒有針對不同家庭背景、知識儲備和主動性的學生開展不同的課堂教育活動,這樣的被動灌輸教學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增加了核心素養培養難度。
2.教學方法陳舊
在當前教學模式下,教師在開展課堂活動時多以讀、寫、背等傳統的模式為主,缺乏教師與學生、知識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導致學生雖然獲得了較高的卷面成績,但是口語、寫作、聽力等綜合能力較差,無法將課本知識應用于生活實踐,增加了綜合素養的培養難度。
3.教師專業素質欠缺
部分教師雖然能夠明確自身的教學任務,但是綜合能力與專業素質卻存在一定的欠缺,在組織課堂活動時習慣照本宣科,機械地要求學生背誦、默寫單詞、短語等重要知識點,枯燥的教學模式不僅無法展現英語學習的實用性、趣味性,而且還阻礙了學生創新思維的形成與提升,不利于學生各項英語能力的全面發展。
二、初中英語課堂學生核心素養培養措施
1.提高學生學習自主性
當前,初中階段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與能力還處于發展階段,教師可以通過營造良好的課堂環境、精心設計課堂問題等方法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從而間接完成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任務。例如,在教學“A green world”時,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體會、應用被動語態的一般將來時的含義和用法,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創設關心地球、世界環境日、空氣污染和環境保護的相關情境,將理論知識用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展示出來;或者組織學生分小組以“保護地球”的話題進行討論,不僅有利于讓學生對新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而且有利于學生語言能力、表達能力與應用技能的綜合提升,為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創新教學方法
教師在組織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時不僅要傳授理論知識與應用技能,而且還應通過有趣的課堂活動讓學生感受英語的魅力,掌握英語文化,進而提升其英語綜合能力。同時,教師應在傳統教學理念與教學模式上進行創新和升級,通過生活化、趣味化、多元化的方法創設模擬情境,引發學生思考和探究,在體會、應用書本知識的過程中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比如,在教學“Past and present”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為學生展示“改革開放以來社會的進步與發展”視頻,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話題用英語進行介紹,讓學生在情景模擬過程中熟練地使用英語,同時更好地掌握本課的重點語法、單詞以及句型的應用,從而達到綜合能力與素養的提升。
3.提高教師綜合能力
為了更好地踐行學生的核心素養理念,教師在夯實自身專業知識的同時,還應該轉變理念、提升素養,包括當前社會熱點、英語文化背景、中西文化差異等,讓學生各個方面的素養與能力都得到綜合提升。比如,學校可以定期組織教師參加集體培訓活動,在提高業務水平和教學能力的同時樹立核心素養培養意識;學校還可以組織優秀的教師開展示范課、優秀課匯報,并通過集體評議經驗交流的環節完成專業知識與教學能力的積累。通過以上方法,教師不僅可以提高自身素質,而且還可以在教學中科學地結合教材內容制訂出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與策略,最終完成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任務。
綜上所述,當前初中英語教學還存在一定的不足與問題,教師過于注重理論知識與考試成績。長此以往,不僅增加了課堂教學難度,而且不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和培養。因此教師應結合教學實際創新教學模式,將核心素養理念與課堂教學活動緊密結合,讓學生在掌握、吸收理論知識的同時獲得聽、說、讀、寫、譯等方面的綜合提升,為其日后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鄧春玲.在初中英語課堂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J].知識窗(教師版),2020(1):44.
[2]陳齊輝.探究核心素養理念下的八年級英語課堂教學導入方法[J].校園英語,2021(14):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