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遠紅
摘 要:培育學生讀寫能力是新時期語文課程教學應該達成的一個重點目標?;诖?,圍繞讀寫能力培養展開分析,提出相應的教學策略建議,希望能夠給初中語文教師提供借鑒,推動語文教學的優化構建。
關鍵詞:讀寫能力;初中語文;教學建議
讀寫能力,是對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的簡稱,而閱讀與寫作是語文教學的兩大核心板塊。語文課程的教學,不能只是對學生進行課文講解,還需要關注相應的能力素養培育。只有形成了高水平的讀寫能力,才能讓學生自行開展閱讀和寫作。
一、在讀中寫——以讀促寫
對學生讀寫能力的培養,可以將閱讀教學作為根本載體,在開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靈活設置寫作實踐,從而構建起“在讀中寫”的課堂模式,以閱讀促寫作,讓學生在閱讀的刺激下有效開展寫作練習,達到提高寫作能力的目的。
第一,仿寫。仿寫是一種仿照例句、范文進行寫作的模式,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從課文中挖掘一些優美的句子,或者是具有代表性的句子,讓學生在理解這些句子的基礎上,仿寫出新的句子。如教學《紫藤蘿瀑布》,課文中寫道:“只見一片輝煌的淡紫色,像一條瀑布……在流動,在歡笑,在不停生長?!痹谶@個長句子中,同時運用到了比喻、擬人和排比三種修辭方法,非常生動地描繪出了紫藤蘿盛美的景象。在課堂閱讀教學中,教師先對句子做出講解,尤其是分析使用到的修辭技巧,然后指導學生模仿課文,仿寫一個類似的句子,這樣就鍛煉了學生的寫作能力。
第二,擴寫與縮寫。仿寫是新寫一個句子,而擴寫與縮寫,主要是針對文段,在內容含義不變的基礎上,對文段實現精簡或是拓展,這需要學生對文段實現有效的閱讀才能做到。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從課文中選擇一些比較復雜的文段,讓學生提煉其中的主干進行縮寫。也可以挑選一些比較簡略的文段,讓學生通過擴寫充實內容。
第三,新編與續寫。新編,是立足現有的故事內容,對其中的情節進行部分或全部改變,編寫出一個新的故事。而續寫,則是立足現有故事,對其進行延伸拓展,增加新的結局。如《桃花源記》描寫了一個世外桃源的美好生活,講解課文后,教師可以設計續寫活動:為什么后來找不見入口了呢?以此為基礎對課文進行續寫。也可以設置新編活動:進入桃花源遇見的美好生活,與作者內心的期望是相關的。拋開內心期望,從現實角度出發,進入桃花源會發生什么事情?新編與續寫,都需要立足閱讀,切實了解課文內容,這樣以閱讀為基礎開展寫作,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
二、在寫中讀——以寫促讀
除了立足閱讀指導學生寫作之外,還可以立足寫作教學,從中滲透閱讀活動,體現出以寫促讀的教學效果。這就需要圍繞寫作教學的主題,合理構建閱讀活動。
第一,課前閱讀。在進行寫作教學之前,可以設置課前閱讀活動,教師準備相關的閱讀素材,構建起閱讀活動。如教學游記寫作的時候,教師就可以準備一些游記類的閱讀材料,以現實中廣受喜愛的故宮、長城、大熊貓基地等景點作為對象,搜集相關的游記素材,在課前組織學生閱讀,在激發學生興趣的同時,讓學生對游記的形式、寫作技巧形成初步的認知。
第二,交換閱讀。在寫作教學課堂上,交換閱讀是一類值得關注的閱讀活動。所謂交換閱讀,指的是學生彼此之間交換作文進行閱讀,并且做出批改。初中生的讀寫能力還處于發展階段,在寫作中會出現各種問題,但是這些問題,學生自己很難發現。因此,通過交換閱讀的方式,讓學生彼此之間相互閱讀作文,然后進行批改,這樣就可以發現作文中存在的問題,并給出改正意見。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學生認識到寫作中的常見問題,加強警惕,同時通過批改糾正,提高了自身的讀寫能力。
三、立足課外——讀寫互促
對初中生讀寫能力的培養,不能只是關注課內的教學,還需要將課外的時間利用起來,在課外構建綜合性的活動,將閱讀和寫作結合起來,達到讀寫互促的效果。第一,設置課外閱讀活動,向學生指定一些閱讀書籍或是文章,由學生自主選擇,在課外進行閱讀。同時,還要寫讀書筆記、讀后感等,每周上交一篇讀書筆記或讀后感。第二,可以設置主題寫作實踐,讓學生圍繞寫作主題,在課外自行搜集材料進行閱讀,根據閱讀理解來開展寫作。如可以設置主題寫作“我眼中的李白”,要求學生從網絡上搜集李白的人物資料、生平軼事等素材進行閱讀,然后根據自身的理解,來對李白的人物形象進行寫作描繪。通過課外實踐的設置,將讀與寫結合起來,可以實現閱讀與寫作的相互促進,讓學生的讀寫能力提升到較高層次。
參考文獻:
[1]李小麗.讀寫結合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東西南北(教育),2020(4):63.
[2]張玉瑩.基于語文核心素養的初中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