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英龍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小學語文教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新教學方法的運用對促進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創設特定教學情境,能夠有效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促進語文教學目標的實現。
關鍵詞:小學語文;情境教學;應用策略
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更積極地投入到語文學習活動中,深入理解文本情感,下面就此展開分析。
一、創設游戲情境,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文本
游戲情境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符合學生的性格特點,并受到學生的歡迎。游戲情境的創設要求語文教師要結合教材內容,以游戲的方式開展語文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在游戲中仔細觀察和分析,從而深化對文本內容的理解,采用這種教學方式能夠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積極投入到課堂活動中。通過畫圖游戲方式開展語文教學,有利于鍛煉學生的想象力,引導學生將抽象的想法通過畫圖的方式表達出來,進而深入理解語文知識。
例如,在學習《四季》這篇課文時,要求學生掌握四季的不同特征,并根據特征的不同正確判斷四季。在實踐教學中,如果教師采用傳統教學方式,以語言進行描述開展教學活動,學生是很難掌握文章中心內容的,并很難在腦海中想象出四季的具體畫面。因此,教師可以引入畫圖游戲開展教學活動,在教學的同時引導學生觀察和想象,并用手中的畫筆描繪四季的不同景色,且畫面中要有體現四季特征的植物。學生畫畫的過程不僅是對課文內容的深入理解過程,也是對學生思維能力的一種鍛煉。學生可以通過課文內容的描述,找到畫圖的重點,通過畫圖的方式展示學習的內容,從而強化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此外,教師也可以利用多媒體在課堂中為學生展示相關視頻或圖片,引導學生進入教學情境,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二、創設直觀教學情境,激發學生思考
在小學各學科教學中,多媒體技術已被廣泛使用,受到教師和學生的歡迎,其作為輔助教學手段,對小學語文教學情境的創設,促進語文教學活動順利開展有積極作用。因此,在小學語文情境教學中,借助多媒體技術能夠為學生創設直觀的教學情境,使語文文本內容更簡單地為學生呈現出來,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加深學生對文章內容和情感的理解。例如,在學習《黃山奇石》這篇課文時,先引導學生仔細閱讀文章內容,使學生對文章內容有一個初步的了解,之后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引發學生思考,如在閱讀文章后大家對文章中介紹的石頭有感覺到神奇嗎?學生的互動性和興趣并不高,此時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課文中提到的奇特石頭的照片,這時學生的參與興趣會很高,課堂注意力也全部集中到奇特石頭的照片中,這時教師再提出問題:這些石頭神奇嗎?石頭是什么形狀的?問題提出后學生都能夠積極回答。教師還可以借助視頻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直觀感受課文內容。
三、創設問題情境,打破學生思維定式
教師要改變學生的固化思維,使學生的思維更活躍,從而實現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教學效果。在課堂上,通過深入思考,學生可以不斷地提出猜想和質疑,能夠達到鍛煉學生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的目的。例如,在學習《稱象》這篇課文時,在課堂中先為學生播放大象的視頻,使學生對大象的重量和體型有一定了解,之后創設問題情境,通過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請大家開動腦筋想出為大象稱體重的方法。學生開始討論并各抒己見,提出很多方法,然后組織學生對大家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展開討論,最后為學生介紹曹沖通過浮力為大象稱重的方法。創設問題情境開展語文教學,有利于打破學生的思維定式,引導學生主動思考,然后討論思維方式的正確性,有效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之后引入文本內容,有效促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引入情境教學法,能夠為學生創設高質量的語文課堂,為語文課堂注入新的活力,為學生帶來良好的學習體驗,能有效優化語文教學活動,進而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劉亞茹.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古詩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課外語文(下),2021(4):103-104.
[2]高章嶺.情境體驗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課外語文(下),2021(2):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