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琴
摘 要:教師以新課改理念為指導思想,積極借助教學氛圍開放化、教學內容模塊化、教學過程主體化以及教學資源視頻化可以有效減輕小學生的課業負擔。
關鍵詞:新課改理念;語文;課業負擔;小學生
在新課程改革的大力推動下,教師積極探究語文教學的最優化構建策略,以求有效減輕小學生的課業負擔,及時保護和強化小學生的認知興趣和求知動機。因此,在新課程改革的時代背景下,教師積極探究語文教學最優化發展以及課業負擔最小化具有非常積極的時效價值和教育價值。
一、借助教學內容模塊化減輕課業負擔
在語文課堂上,教師以新課改理念為指導,推進教學內容的模塊化,可借助對教學任務的科學分割,有效降低小學生的認知難度。小學生獲得較高認知效果以后,教師在設計課業負擔時必然就會酌情處理,僅僅針對個別區域進行課業布置。
以四年級上冊盧鉞的《雪梅》為例:在前兩句的賞析中,教師可以借助精美的彩圖輔助小學生的古詩理解,將深奧抽象的文字理解轉變為圖畫欣賞,利用圖文并茂的展示信息去理解“雪”與“梅”難解難分的“爭春之戰”。在后兩句的賞析中,教師可以利用精美圖畫去展示“雪”比“梅”白一些,還要用動畫效果展示“梅”比“雪”要香一些。這樣,教師將古詩一分為二,各個擊破,且各有創意,因而能夠極大地提高小學生的認知效果和理解水平。因此,教師在設計課業負擔時必然僅安排生字任務即可。
二、借助教學氛圍開放化減輕課業負擔
在語文課堂上,教學氛圍直接決定著小學生的認知狀態、學習情緒、心理態勢和精神面貌等主體狀態。因此,教師以新課改理念為指導,借助教學氛圍解放和釋放小學生的生命活力,通過提升認知效果來減輕課業
負擔。
以三年級下冊王安石的《元日》為例:《元日》是一篇描寫春節、抒發情感、表達志向的古詩。因此,教師可以為小學生提供一個春節視頻內容,且每一句古詩都搭配一個對應質量較好的畫面,讓小學生在鞭炮齊鳴、喜慶祥和、萬眾歡慶、群情歡愉的快樂氛圍中借助視頻信息去理解每一句古詩的真實含義。快快樂樂的春節氛圍能夠有效推動小學生進入大腦興奮、情緒激動和心情愉悅的良好精神狀態之中,他們自然能夠釋放出強大的認知力、理解力和發展力,而良好的認知效果又會減輕課業負擔的壓力。
三、借助教學過程主體化減輕課業負擔
在語文課堂上,教師還要以新課改理念為指導實施主體教學,促進小學生之間的信息交流、情感溝通和心理交融,借此激發小學生固有的認知積極性、思考主動性和探究自覺性。這樣,小學生必然能夠取得良好的認知效果,教師在設計課業內容時自然也會有所取舍,從而達到借助提升認知效果減輕課業負擔的目的。
以四年級下冊辛棄疾的《清平樂·村居》為例:在《清平樂·村居》中,語言簡潔雅致,畫面感非常強,且人物形象各具特色。因此,教師可以組織小學生開展課堂情景劇活動,讓小學生用自己的肢體語言、身體造型去直觀展示詞作內容中的“白發翁媼”“大兒鋤豆”“中兒織雞籠”“小兒剝蓮蓬”等,讓小學生在哈哈一笑中牢牢記住這些較為滑稽可笑的模仿動作,自然有助于小學生對詞作的識記與理解。這樣,教師在設計課業負擔時必然就會減少很多,或僅僅局限于背誦詞作而已。
四、借助教學資源視頻化減輕課業負擔
在語文課堂上,教學資源也能夠對小學生的知識積累、能力訓練和素養提升產生積極有效的良好影響。因此,教師以新課改理念為指導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引入最有實效性的視頻資源,以此輔助小學生的語文學習和合作探究,助力小學生認知效果的大幅度提升,也直接促進小學生課業負擔的減少。
以五年級上冊司馬遷的《將相和》為例:《將相和》對于小學生而言具有非常高的可讀性、思想性和教育性,教育價值非常高。因此,教師可以借助電影《將相和》引導小學生進行知識積累,并讓小學生在電影中親眼看到《完璧歸趙》《澠池會盟》和《負荊請罪》三個具體故事,自然能夠獲得強烈的感官刺激、心理沖擊和情感體驗,更會獲得令人滿意的認知效果。這樣,視頻信息優化了小學生的課文理解和內容賞析,也提升了認知效果,自然也會有效減輕小學生的課業負擔。
綜上所述,教師要立足新課改理念,積極探究減輕小學語文課業負擔的可行性策略,并借助教學氛圍開放化、教學內容模塊化、教學過程主體化以及教學資源視頻化而進行嘗試,力求找到語文教學最優化開展的科學途徑,切實促進小學生的快樂認知、合作探究和全面
發展。
參考文獻:
[1]汪紅紅.關于小學語文課堂增效減負策略的實踐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9(26):154.
[2]趙新慧.小學語文作業高效減負探析[J].忻州師范學院學報,2016(4):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