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雙全
摘 要:以等腰三角形性質教學為例,對初中數學翻轉課堂微課設計思路進行探討,希望能夠為相關工作者提供借鑒。
關鍵詞:初中數學:翻轉課堂;微課設計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對教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翻轉課堂和微課教學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激發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活力,使學生能夠獲得更多的知識,提高學生學習效果。
一、基于初中數學翻轉課堂微課選題設計
運用微課進行教學前,教師可以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充分展開,并利用微課進行講述,以此確保學生可以充分掌握知識點。進而教師進行適當難度的選題,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1]。
在“等腰三角形性質”教學過程中,教師提前做好備課工作,對數學教材內容進行全面的分析,確定本課的重點和難點:探索并證明三角形的性質;能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質證明兩個角相等;結合等腰三角形的性質的探索與證明,體會軸對稱在研究幾何問題中的作用。與此同時教師對學情進行分析,可以了解到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全等三角形和軸對稱知識的基礎上對等腰三角形進行進一步研究。在此基礎之上,教師開始設計微課視頻,確定微課的視頻選題主要是探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微課視頻內容主要是向學生呈現一個操作活動,即把一張長方形的紙按照虛線對折,并剪去陰影部分,再把它展開。并提出探究問題:得到的三角形有什么特點?剪出的等腰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嗎?并寫出重合的線段和重合的角。你發現了等腰三角形的哪些性質?你能證明嗎?提出以后,學生可以根據微課視頻,在課前進行交流討論。
上述微課視頻選題的設計充分結合了教材的重難點,學生通過課前自主學習交流,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基于初中數學翻轉課堂微課教學設計
數學教師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科學、合理地進行教學設計,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如在“等腰三角形的性質”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微課來創設教學情境:為學生出示一組中外建筑的圖片。學生觀看圖片,指出圖片中的等腰三角形。教師出示的圖片都是中外比較有名的建筑物,為學生展示以后,學生都比較感興趣。之后教師展示微課中的問題:等腰三角形是特殊的三角形,它除了具有一般三角形的性質外,是否還有其他特殊的性質呢?接著教師出示事先準備好的等腰三角形教具,并再次提出探究問題:在等腰三角形中,除了兩腰相等外,是否還具有其他相等的量?你如何用最簡單的方法檢驗你的發現呢?問題提出以后,學生可以先進行大膽的猜想,之后組織學生以小組合作方式進行探究。學生探究以后,播放微課中的視頻動畫,呈現整個驗證過程,得出最終的結論。
通過上述內容可以看到微課在初中數學翻轉課堂中還起到了創設情境的作用,可以使得課堂教學內容更加豐富,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
三、基于初中數學翻轉課堂微課內容設計
在初中數學翻轉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在確定好選題以及內容后,在錄制時還需要注意場景、語言,盡可能聲情并茂地展示,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2]。
如在“等腰三角形性質”教學過程中,課前錄制視頻時,教師要做到“心中有人”,猶如面對面與學生交流一樣,語言要生動形象、親切誠懇、富有感染力;要注意課件的排版,通常情況下,文字、圖片以及空白都要占據適當的比例,這樣才能保證整個課件的美觀性;對于微課課件的文字排版非常重要,需要注意文字內容要突出重點,引起學生的高度注意。另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參與進來,提出意見,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參與感,優化微課課件,促進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
教師應加強對微課課件的制作,這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從語言、文字以及圖片等各個方面進行優化,使課件制作更加精良。
綜上所述,在初中數學翻轉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結合教學內容,科學、合理地設計微課,加強對微課的應用效果,從而促進初中數學翻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臧文月,文斌.基于數學建模核心素養的《相似三角形應用舉例》微課教學案例設計[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0,19(13):160-161.
[2]王建,王遠彬.基于在線教學的初中數學概念課設計[J]. 教育科學論壇,2020(29):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