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興偉
摘 要:對于幼兒教育說,幼兒始終是教育的主角。教師應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使其主動參與到自主學習中,同時激發幼兒參與各種活動的興趣,為幼兒搭建一個自由自在、快樂成長的空間,獲得良好的發展。結合不同的區域游戲,引導幼兒以小主人的身份參與各種區域游戲,對培育幼兒的自信心、豐富認知起到促進作用,積極地建構自我知識,讓幼兒的各種行動與思想都能得以發展。
關鍵詞:區域游戲;幼兒;主體性;發展
幼兒教育中幼兒始終是教育的主角,教師作為引導者、參與者、合作者、指揮者,必然需要以新穎的教學方法以及人格魅力為幼兒搭建一個良好的教育平臺,創設溫馨、安全的心理環境。而在這一氛圍中,幼兒不僅受到情境的感染,也受到熏陶,發揮自我主動性到自主學習中,獲得良好的發展。結合不同的區域游戲,引導幼兒參與其中,產生積極而良好的愉悅情緒,形成開朗活潑的性格,對培育幼兒自信心、豐富認知起到促進作用。
一、引導幼兒創設區域游戲
教師要尊重幼兒的意愿和滿足幼兒的心理需求。教師不能單方面設計區域的主題以及游戲規則,而以幼兒為主體,考慮幼兒的意愿,適時與幼兒進行商討,“大家想一想我們要設計什么樣的區域游戲?”“老師設計的這個區域游戲,你們愿不愿意參加呀?”“如果說讓你設計區域游戲,你會怎么設計呢?”讓幼兒自行討論交流,同時找到興趣點。在對幼兒的討論意見進行歸納總結之后,教師為幼兒“量身定做”主題設計制作區、美工區、音樂區等游戲活動。結合幼兒個體差異不同,有針對性地開展區域游戲,幫助幼兒提高能力;也可以讓幼兒自主選擇區域游戲的場地,有的幼兒在進行美工區的游戲活動時,會提出這樣的見解,“如果到戶外去看著藍天白云畫畫,綠樹紅花畫畫,那該多有意思呀!”為了滿足幼兒的這一需求,教師采納了幼兒的意見。在安全的保證下,創設這一區域游戲的環境,其實也體現出教師尊重幼兒的意見和幼兒的觀點,讓幼兒體驗教師對自己的尊重和認可,從而以最大的熱情投入到這一美工游戲中。
二、引導幼兒收集材料
教師在進行區域游戲活動的創設準備階段時,需要投放材料,可與幼兒一起進行收集,讓幼兒產生主人翁意識,積極開動腦筋,更好地收集與主題游戲相關的材料。有的幼兒就會從家里帶來飲料瓶、塑料罐、廢報紙等材料,幼兒的創意設想是:“我帶的這個塑料瓶,可以剪去一半當一個小花盆。”也有幼兒說:“我帶的這個雞蛋殼是完整的,在上面可以畫出一個漂亮的小孩子。”還有的說:“我的這些塑料管可以扎成一個美麗的桃心。”等,幼兒的創意想法五花八門。而教師鼓勵幼兒將這些材料放到幼兒認為可以創造出一定新意的區域中,這對幼兒來說,既認識到廢物可利用,也培養了幼兒的環保意識,在幼兒小小的心里,植入創新的種子。當然,在區域游戲中,如果總是進行相同的游戲,難免會讓幼兒產生一種雷同感,失去興趣。為此,教師可以讓孩子自主想一想,如何進行創新改變玩法,鼓勵幼兒開動腦筋,積極思考,變身“小創意師”。
三、激發幼兒參與意識
通過區域游戲活動的開展,教師首先要精心安排區域活動,尊重幼兒的選擇以及幼兒的需求,讓幼兒自愿接受這一區域游戲,并且還能主動投入其中。教師在區域游戲活動中,對幼兒進行適當引導,不斷地激發幼兒的興趣,同時還可以建議幼兒多選擇區域游戲,擴展幼兒的愛好與興趣。有的幼兒在區域活動中會發揮創造力,有的幼兒在區域游戲活動中思維比較狹窄,鼓勵他大膽創新。多鼓勵幼兒選擇材料,從這個區域游戲跨越到那個區域游戲,綜合利用材料。如在美工游戲區域中,幼兒給手工進行噴刷,還會利用自理區里的牙刷,用牙刷蘸顏料進行圖畫;在讀書活動中,幼兒讀了一個精彩的故事,可在表演區域中給大家講述、分享。由此在不同區域中,對于資源的綜合利用,開發了幼兒的智力。幼兒還能與其他同伴進行積極的交往,并且合作互助完成區域活動,這也成為合作學習的一個雛形。幼兒與同伴一起完成美術作品或者是手工作品,讓幼兒產生積極的動力,既提高主動性,又增強合作意識。
總之,在區域游戲活動中,始終要以幼兒的自主性為前提,鼓勵幼兒對所參與的區域活動提出意見和建議,鼓勵幼兒大膽創新,從而使得幼兒敢于表達見解,積極地發動思維解決問題。教師尊重幼兒意愿設計主題區域游戲活動,以及指導幼兒學會材料的歸納運用,增強幼兒的自主意識,幫助幼兒更好地提高自主能力,使得幼兒的主體性得到發揮,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快樂成長。
參考文獻:
李昇麗,王靜.幼兒園實景游戲環境的創設[J].早期教育(教師版),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