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新國
摘 要:問題的提出是初中數學課堂的重點之一,雖然當前大部分教師知道問題的重要性,但由于教學模式相對傳統,因此很難形成有效且系統化的問題設計方法,進而導致提出的問題過于枯燥且單一。
關鍵詞:初中數學;初中教育;問題導學法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落實,當前初中教學目標應以培養學生能力為主,尤其是數學教育,更應以培養學生的思維和邏輯能力為主。而問題導學法能夠提升學生的思維和邏輯能力,同時還能有效培養學生的問題分析和解決能力,因此教師在教育中應當注重問題導學法的使用,多加強與生活的聯系,讓數學知識變得更加有魅力。
一、當前初中數學教學面臨的問題
(一)提不起學習興趣
在大多數學生眼里數學往往是枯燥且抽象的,都在計算或背公式,即使是應用題也顯得過于不切實際,而教師的教育方法也都是以灌輸為主,課堂之外學生面臨的是反復的練習題,這樣不僅難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反而加劇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反感。
(二)學習目的單一
在現代初中數學教育中,為了提升中考成績,學習的目標也以考試重點為主,學習中并沒有對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進行良好的引導,十分不利于學生多方面發展。為了應付考試,教師所教的內容基本也呈現單一性和公式化,連練習題都非常單一,大部分應用題也是改變了數據而已,導致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感到更加枯燥。
(三)教育方式不妥以及缺乏合作教育
在現代數學課堂上,往往都是老師講,學生認真聽或者記筆記,如果跟不上就容易造成學習進度落后,根本沒有給學生消化知識的空間和時間,課后鞏固都以寫作業為主。由于課時緊張,教師幾乎沒有給學生討論交流的機會,更不用談合作解決問題了,這對學生合作精神的培養也是極其不利的。
(四)缺乏對于學生天性的引導和發揮
初中往往是學生求知欲、想象力、創造力最強的時候,也是問題最多的時候,不過由于當今數學課堂學習方法的單一,對于學生的多方面發展是十分不利的,甚至扼制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降低了學生學習的欲望。也有部分教師對學生的問題沒有做出積極的反應和解答,即使解答也都是以自我為中心,沒有傾聽學生的意見,導致學生產生不敢問問題的情況。而且部分教師對于優等生和后進生不能一視同仁,這對于初中教育的均衡發展也是極其不利的。
二、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展開問題導學的相關措施
(一)加強與生活的聯系
雖然數學比較抽象,但與生活的關系非常緊密。因此數學教師在設計問題時一定要加強與生活的聯系,同時設計好與生活相關的數學實驗,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關聯,增加課堂樂趣,增強學生的積極性。例如,在軸對稱圖形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熟悉的、傳統的剪紙藝術展開教學,提問學生為什么剪紙藝術會如此具有平衡的美感,然后讓學生自己動手實驗和小組討論,從實驗和討論中了解軸對稱知識的內涵,這樣也能夠有效提高課堂效率。
(二)加強對問題的設計
問題設計是展現教師能力最好的方法,一個生動且有趣的問題能夠讓學生充分發揮其能力,并且提起學習的興趣。教師在設計問題時一定要以培養能力為主,而不是以下達任務的方式來提問,應當去引導學生自主研究以及進行小組討論,從而發現問題的根源,在問題中加深對知識的印象,或者在問題中發現新的問題,進而在自主探索和教師的引導下去解決相應的問題。教師在設計數學問題時一定要把握三個原則,首先是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其次是要求學生學會合作,最后則是讓學生學會問題的應用。畢竟初中階段的學生不管是性格、學習水平還是個人能力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教師一定要注意問題的延續性,要從簡單到復雜提出相關問題,在進行小組劃分時也應當讓學習好的學生帶動學習能力不足的學生,讓學生的整體能力獲得有效提升。如三角形的學習中,大部分問題過于復雜,因此教師可以從三角形的基礎進行提問,循序漸進加大難度,讓學生提升對三角形問題的理解。
三、結語
總的來說,問題導學是初中數學教學的重點,因此教師應當利用問題來提高學生學習能力,讓問題帶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自主探索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確保問題設計的靈活性、有效性、階梯性,以幫助學生的數學能力獲得顯著提升。
參考文獻:
[1]王玉.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實踐探究[J].教育學,2019(12).
[2]劉建華.探究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數學大世界,2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