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佳蔚
摘 要:多媒體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但可以開拓學生的眼界,同時可以調動學生的參與度,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啟迪學生的智慧,受到教師的一致認可。因此以初中化學為例,結合實際教學,就多媒體技術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運用策略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初中化學;課堂教學
化學是初中體系的組成部分之一,初中化學涉及的知識點眾多繁雜,其中包含各方面的基礎概念、化學公式等,使教學活動的進展緩慢,學生對化學學習也提不起興趣。針對這一情況,利用多媒體技術輔助初中化學教學活動,通過圖片、聲音、視頻等方式,全面展現出教師想要表達的意思以及所傳授的知識,可以讓學生充分運用自己的感官來進行學習,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豐富教學模式,彌補傳統教學不足;另一方面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提升學生參與度,能夠自主地學習與探究,在掌握知識的同時,促進學生能力的發展。
一、利用多媒體輔助講解,更易理解微觀化知識
初中化學的知識點煩瑣,同時具有抽象性,包括常見事物,也包括一些看不到、摸不到的微觀事物。常見的事物學生容易理解,對微觀事物來說過于抽象,理解起來具有一定的難度,如果教師只是通過語言進行講解,學生理解得可能不夠透徹。基于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來進行輔助,可以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讓這些看不見的事物通過多媒體技術直觀地展示在學生面前,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與掌握。例如,在進行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分子和原子”教學時,基于這一知識點特性,學生缺少生活認知,理解起來存在困難,是教學活動中的重點。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來搜集與整理原子組成分子以及分子分裂成原子的高倍視頻,讓學生可以更加直觀地看到,從而能在大腦中形成畫面感,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與掌握這方面的化學知識,從根本上理解原子與分子的原理與內涵。
二、制作多媒體課件,攻克教學重難點
雖然多媒體設備具有重要的輔助作用與教育優勢,但還是需要合理的安排與搭配,以發揮多媒體信息技術的最大價值。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根據教學目標合理地設計教學活動,在進行教學重點與難點時,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與掌握,利用多媒體來制作課件的方法來幫助學生理解,攻克教學重點內容,提高教學的高效性。例如,在進行人教版“質量守恒定律”教學時,學生對這一總結性的概念比較難理解,還有一部分學生對這一概念的理解存在偏差,如果基于這一理解來解決與回答問題,很容易就會出現失誤,同時也會對后面化學知識的學習埋下隱患,產生不利影響。如果教師只是采用反復講解的方式進行,學生也可能無法從根本上理解,這時就可以充分發揮多媒體的教學優勢,以視頻這種直觀的形式來播放質量守恒定律的發現與實驗過程。基于此詳細地講解這一定律的應用范圍,不但讓學生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了解定律產生的前因后果,解決自身的疑惑與問題,知行合一,真正地掌握化學知識,學以致用,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總之,教師利用多媒體能幫助學生突破重難點,提高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
三、將多媒體與實驗結合,提高教學效率
化學學科本身就屬于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實驗是化學教學的重要內容,因此在實踐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意識到化學實驗的重要性,利用實驗印證化學知識與概念,體會化學知識中蘊含的原理,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化學實驗起到的作用,顯然通過語言是沒辦法完全呈現的。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實驗過程,教師可以將多媒體與實驗進行結合,指導學生實驗,發揮實驗的效能。例如,在教學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燃燒的條件”實驗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實驗來總結燃燒的三要素與四面體。同時學生還可以運用反向思維,來推導出滅火的方法與條件,不但可以鞏固所學知識,還可以培養自身的思維能力。教師在進行實驗教學時,要求學生親自參與動手實驗,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來指導學生,然后結合自己的實驗現象進一步印證與總結,不但更好地掌握化學知識,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與實踐動手能力,提高學生的素質水平。
四、總結
綜上所述,在互聯網技術高速發展的大背景下,多媒體技術的運用是教育領域的發展趨勢,同時也符合學生的發展特點與認知規律,具有其他教學資源無法比擬的教育優勢,尤其是對化學這門學科來說,起著非常重要的輔助作用。多媒體技術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可以幫助學生認識未知的微觀世界,攻克教學重點與難點,更好地發揮實驗的價值,在幫助學生理解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吳金龍.多媒體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運用與思考[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1(8):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