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薇燕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群文閱讀教育模式的有效應用能夠讓學生更好地完成對知識的學習,可以為小學語文教育工作發展帶來助力。從三個方面對如何做好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展開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策略
群文閱讀是指收集類型、內容相近的閱讀素材,讓學生同時進行多篇文章的閱讀和賞析,由此實現對內容的有效理解,提升學習效果。教師要想更好地發揮群文閱讀的效果,就要抓住“群”之要領,引導學生在學習中獲得良好的啟發。
一、全面掌握學生能力,做好基礎準備工作
從小學生的認知角度看,要想實現群文閱讀模式的有效開展,幫助學生獲得更好的學習體驗,教師要先了解學生的綜合水平,在全面掌握學生能力的前提下,做好基礎準備工作,由此滿足學生的求知需求。
從群文閱讀教育模式的需求角度分析,教師的準備工作可以概括為以下幾方面:首先是對學生閱讀能力和興趣需求的了解。因為學生是教學主體,閱讀能力和興趣會直接決定教學的效果,所以教師必須在全面了解學生閱讀能力和興趣需求的基礎上進行群文閱讀設計,讓學生在擁有良好學習興趣的狀態下進行群文閱讀活動,并獲得進步。其次,對閱讀內容的選擇要科學。群文閱讀作為以多篇素材共同閱讀為基礎的教育模式,其所選擇的素材內容與教學素材相匹配,由此滿足學生的閱讀及求知需求,保證學生可以獲得良好的群文閱讀效果。最后,教師要做好模式設計,在讓學生獲得良好情感體驗的基礎上,進一步實現對學生的思維啟發,讓學生在學習的同時可以獲得語文素養的提升,真正意義上實現群文閱讀教育工作的理想目標。
二、積極開展課堂互動,提升學生的閱讀效果
要想實現對群文閱讀教育模式的有效應用,要積極開展課堂互動,因為只有當學生進行互動,才能夠說明學生真正參與到學習當中。從學生的認知水平來看,教師在進行課堂互動時要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與學生進行語言、思維上的互動,引導學生獲得良好的互動效果。例如,在教學《烏鴉喝水》時,為了進一步提升學生的閱讀體驗,我為學生提供了“鑿壁偷光”“鐵杵成針”“水滴石穿”等素材,讓學生在群文閱讀教學模式中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寓意,從而實現對學生的情感教育,提升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考慮到學生有限的認知水平,我會在學生進行群文閱讀中給予思維和語言上的引導,讓學生可以更好地完成對群文素材中的內容了解,由此進一步實現對學生的認知啟發,真正做到以群文閱讀模式開展教學,為學生的進步與發展帶來良好的助力支持。
三、科學組織閱讀交流,促進學生全面進步
在群文閱讀環節中,教師要想提高群文閱讀教育模式的有效性,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課堂學習體驗,應做好課堂訓練環節中師生的閱讀交流,讓學生可以將自己的想法和觀點充分表達出來,并通過與同學之間的交流完成思維交互,由此進一步完成對學生的思維引導,實現理想的教學目標。如在完成《烏鴉喝水》的群文閱讀之后,我在課堂訓練階段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閱讀結果進行回答。在回答中,因為不同學生的閱讀能力存在差異,所以學生一定會出現不同的觀點,這時我再引導學生進行相互之間的交流,讓學生通過討論進行語言及思維的交互,并實現相互學習,由此提升學生在群文閱讀學習中的體驗,讓學生可以真正獲得閱讀能力的提升,同時也感受到閱讀的樂趣,從而真正意義上實現對學生的閱讀教育啟發,為學生以后的閱讀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做好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群文閱讀模式的有效開展,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還能夠為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養成帶來助力。對于心智尚未成熟的小學生而言,群文閱讀可以讓他們在同一次閱讀行為中接觸到不同類型的閱讀素材,這可以提升學生的認知能力,并通過對比的方式提升學生的閱讀效果,讓學生產生真實的感知體驗。在此基礎上,群文閱讀還能夠讓學生有機會與老師、同學進行互動交流,這可以讓學生學習到其他學生的優點,并實現舉一反三,學生的閱讀能力由此得以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育工作的開展也因此獲得了更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林梅清.群文閱讀視角下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策略[J].名師在線,2021(14):73-74.
[2]趙家鵬.群文閱讀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現狀與實踐探索[J].學周刊,2021(17):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