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利華
摘 要:閱讀教學給學生提供了吸收語言知識、發展語言思維的契機,英語課程指導中閱讀教學環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采用分層教學模式指導英語閱讀教學活動,是基于學生的主體性、差異性,該教學模式利于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整體進步。在此,嘗試結合教學案例分析初中英語閱讀指導中分層教學模式的應用思路,旨在提高初中英語閱讀課指導水平。
關鍵詞:分層教學;初中英語;閱讀教學
分層教學是指教師在指導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以學生的學習能力、知識基礎、性格特點等要素為基礎,劃分學生層次之后制訂針對性的教學計劃,讓所有學生獲得同等的學習機會和進步空間。分層教學模式體現了個性化教育理念,彌補了傳統“一刀切”教學模式的缺陷,以因材施教為基本教學思路,應用差異化教育理念給學生提供高效學習的機會。
一、根據閱讀水平劃分學生層次
在分層指導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求教師能合理劃分學生層次,具體如何精準、科學劃分層次呢?需要教師在指導閱讀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關注學生的閱讀能力,在指導閱讀中完成“摸底”任務。比如,利用英語短文測評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如選擇“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單元的短文“Should I Be Allowed to Make My Own Decisions?”就可以用來作為檢測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材料,學生在短文閱讀中如果出現閱讀障礙、無法連貫閱讀,則可以定義為基礎薄弱的C層;如果閱讀過程中通順、連貫,并能大致翻譯文本,則可以定義為中等的B層;如果學生流利閱讀文本,發音標準且翻譯精準,則可以定義為能力較強的A層。學生基本分層后,教師則可以在后續的閱讀課指導中采用分層教學策略,但要注意學生分層應是動態變化的,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進步情況,合理給學生調整層次分布狀況。
二、閱讀教學目標分層
科學確定分層閱讀指導目標,才能構建高效的閱讀課堂,我們在指導英語閱讀課的過程中需要明確閱讀教學目標,依據目標引導、組織教學活動,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分層教學目標下可以獲得成就感和自信心。例如,在“How do you go to school?”單元閱讀指導活動中,面對班級學生分層情況我們可以制訂如下分層教學目標,C層學生需要記住一些重要詞匯,如bus,subway,bike,car,boat,river,minute,kilometer等。B層學生除了掌握基礎詞匯,還應把握重要話題,如transportation,并背誦重點對話。A層學生應具備自主創編對話的能力,參考單元的重要對話內容,正確使用語法知識,創編新的對話內容。在不同教學目標的引領下,教學指導過程充滿層次感,教學結果符合不同層次學生對自身學習目標的預期,激發了學生參與英語學習的動力。
三、閱讀教學提問分層
教學提問設置是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組織者、構建者、引導者介入課堂的最常見方式之一,分層提問就是基于學生分層情況提問學生,讓學生在思考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自信心,同時帶給學生有效的引導和啟發。如“Do you want to watch a game show?”閱讀前,根據學生的分層情況,我們要提前設置課堂提問內容,針對A層學生,他們思維活躍,記憶力和學習能力較強,設置問題:“Whats your favorite TV show?”“Tell me three reasons why you like this TV show?”提問B層、 C 層學生:“ What are the names of these TV shows?”“What TV show appeals to you the most?Why ?”等問題。在分層提問模式下,學生思考的問題與自己的思維能力、學習能力、知識基礎相符合,難度跳躍不大,刺激學生思考的同時,不至于由于問題難度過高而挫傷學生的自信心。
分層指導思路旨在引導學生邁向“最近發展區”,持續獲得進步和提升,最終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英語閱讀課的指導水平影響著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學科教師應關注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在指導學生有效閱讀的過程中,選擇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關注學生的學習動態、進步情況,綜合評估學生,建立動態分層機制,精準指導,提升效率。在初中階段的英語閱讀教學工作中,要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教授學生有效的閱讀技巧,發揮閱讀教學的指導作用,加速初中生英語核心素養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