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數學對學生來講是非常關鍵的一門學科,相對于其他學科,數學更加難學,文科類的課程對學生來講會更加容易接受。而且,在小學這個階段,學生的自控力較弱,比較貪玩,各種知識和技巧的積累比較少,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有很多問題。這些因素都給小學數學教學帶來了很多問題,所以小學老師應該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探索更加先進的教學理念,豐富教學方法,探索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途徑和策略,為小學數學教學提出一些建議,優化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途徑;策略
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簡單來說就是老師在總結和觀察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體現,創設相關的情境,讓學生在實際的情境之中對知識完成更加深刻的理解,有利于學生對數學學習保持熱情。另外,正是這種簡單的方式,讓很多難以理解的數學知識變得容易被學生掌握,降
低數學學習的難度,促使教學目標快速、高效地實現。所以小學老師需要對探索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更加重視。
一、探索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意義
(一)符合課改的要求
隨著課改的進行,現階段對學生的要求較高,教學重心從應試教育背景下重視學生成績的提升到素質教育下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在這樣的條件下,生活化教學降低了抽象知識的難度,而且聯系實際生活的教學過程會更加有趣,讓學生在課堂上更加專注,課堂變得更加高效。[1]
(二)符合學生的數學知識學習需要
小學生在這個階段的自控力較弱,貪玩好動,他們對一切都充滿了好奇,本就對學習這種需要付出大量時間和精力的活動非常排斥,而且數學對學生的要求更高,這讓很多學生對數學產生了畏懼感。生活化教學將實際生活和難懂的數學知識相關聯,讓學生理解起來更容易。
二、生活化小學教學的教學方法策略
(一)增強趣味性,提高對數學知識學習的興趣
在數學課堂上,課堂導入過程是非常關鍵的,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課堂的教學效果。所以老師可以在上課之前,利用一些生活中非常實際的例子讓學生對本節課的知識進行簡單了解,例如在教學“加減法”的課前,利用買蘋果等生活實例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讓學生理解“加減法”的概念,增強數學學習的趣味性。
(二)以學生為課堂的主體,親近課堂
作為小學數學老師,不僅需要較強的專業知識和教學經驗,還需要和學生進行融洽的交流,這一階段的學生其實并沒有想象中那么易于管理,如果老師不能和學生融洽地進行溝通,就可能產生一些日常管理上的問題。老師應該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引導學生在課堂上更多地思考和回答問題,讓他們充分表達自身的想法和觀點。這一階段是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關鍵階段,他們對很多東西都非常好奇,所以老師應該在課堂上熟練利用各種工具,豐富教學方法,讓學生對數學保持熱愛。從實際情況來看,很多學生由于對老師產生了興趣,然后對老師負責的科目也有了興趣,所以老師也要根據學生不同情況和需求,盡量將大多數人都考慮在內來設計課程,讓學生對課程充滿興趣。當學生對老師充滿興趣的時候,就會和老師交流的頻率逐漸提升,促進老師和學生的相互了解。另外,在課堂上老師也可以適當地增加一些游戲環節,游戲是小學生非常喜歡的環節之一,老師在課上加入游戲環節可以讓學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游戲也會帶來一定的競爭,這種競爭會促進學生對學習更加積極,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課堂的魅力。[2]
(三)培養思維習慣,手腦結合
在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更加發散的思維有利于學生思考解決問題的簡單方法。很多題目并不是只有一種解決方法,這個時候老師應該鼓勵、引導學生尋找更多、更加簡單的解決問題的方案,讓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得到鍛煉,在日常學習中的積極鍛煉有利于關鍵時刻迸發靈感。另外,老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也需要更多地引導學生手腦結合,平時就讓學生拼一拼、拆一拆積木,培養他們的想象力及手腦結合的能力,促進學生養成數學
思維。
三、總結
總的來說,生活化教學對數學教育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利用一個個真實的情景讓學生對數學知識有更加深刻的理解。生活化教學也讓課堂的氛圍更加輕松、愉悅,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濃,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劉玉清.探尋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途徑和策略[J].青年時代,2015(13):225.
[2]劉景標.探尋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途徑和策略[J].科教文匯,2012(36):104-105.
作者簡介:劉宏科(1981—),男,漢族,甘肅天水人,漢語言文學本科,職稱:中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數學教學的操作與實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