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蕓
摘 要:未來,人才的學習能力比已有知識更重要,當前課堂學習要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在文化課程的學習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創新的學習能力,使其將所學知識轉化為能力。從各個角度探討初中階段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初中語文;自主學習;策略探討
語文是一直伴隨學生終生的學科,語文學習不僅是教授知識,更是學習其他學科必不可少的基石,尤其在中學,初中學生大多進入叛逆期,正處于消極學習的年齡段,綜合這個年齡段學生的特質,掌握正確學習語文的方法至關重要。因此,初中語文教師應該創新課堂學習方法,使學生自覺對語文感興趣。
一、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意義
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顧名思義就是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自主實踐探索學習語文的方法,關注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只有學生切實體會到語文的魅力才能更好地開展自主學習。自主學習有利于能力提升,教師在教學時,要讓學生說出自己的觀點并及時進行評價,積極鼓勵學生自主學習,不僅可以大大提升學習效率,還能活躍班級學習氛圍,還有利于讓學生體會學習語文的樂趣。不像其他學科主要通過練習來提升學習效率,語文學習更重要的是一種感悟,可以讓學生通過自己主動探索,遇到不懂的問題主動翻閱典籍、上網查閱資料進行自我解答。這樣的學習方式不僅可以讓教師的課堂教學效果更好,還能明顯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初中學生如何增強自主學習能力
1.進行課堂留白
一節充實的課堂不能僅僅是教師長時間進行理論講解,相反適當進行課堂留白可以充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新課改對如今的課堂有了新的要求,傳統的以教師為主的教育方法禁錮了學生的思維,限制了學生創新思維和能力的發展。例如,講授曹操《觀滄海》時,在解釋古詩詞的背景和詩詞釋義時預留充分的時間讓學生進行角色朗讀并展示。
2.組織活動拓展學生自主學習空間
初中語文不像小學那樣充滿趣味性,在面臨中考時學生會有很大的學習壓力,因此,教師應該自主創新,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在增強課堂趣味性的同時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比如,在課文結束時安排學生進行即興課堂創作,用自己的話描述這篇課文。
3.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習慣
初中學生正處于叛逆階段,完全依靠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是不現實的,因此,教師應該通過平時的教學和實踐活動逐步引導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譬如布置課前預習的作業,進行課前預習,學生可以提前了解課文找出問題并且盡量解決問題,解決不了的問題也可以標注清楚再向教師提問。這樣的學習方式不僅有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把學習還給學生,效率更高,教育效果更好。其次,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寫周記,周記的內容可以是喜歡的句子,可以是喜歡的詞語或者人物傳記,在記周記的過程中學生通過記錄來描繪自己的所見所聞,不僅提升了學生的文字功底,學生語文學習興趣和能力都得到一定的發展。
三、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策略
除了課堂學習,教師也應該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學習的最終目的不是為了一個好成績,而是促使學生學會思考,學會學習。首先,設立每周周記展示時間,將優秀的學生周記內容公示并在班會上請優秀的同學進行分享,激發學生興趣與學習動力。其次,老師適當放權不是完全放權,要注意把控學生自主學習力度。初中學生理論知識尚未完善,還是需要教師的引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勇于提出問題,并成立互幫互助小組,先由學生互相解決問題,實在解決不了的再由教師解決,這樣一舉兩得,有效避免了上述問題的發生。
四、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注意事項
初中語文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時要掌控節奏,把握尺度,特別是在進行課上活動時都要時刻保持好課堂的嚴肅性,只要課堂開始,每位學生都要遵守課堂紀律。并且自主學習最重要的還是學習二字,游戲或者其他自主學習手段只是輔助,切記不能忘記初衷。
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做好教學模式創新,正確引導學生的學習,以學生為中心,以課本教學為依托,培養學生能力,革新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率,創新課堂互動交流模式,從而激發學生的創新學習意識,為今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陳永紅.自主探究,弘揚小學語文課堂活力[J].教育藝術,2021(9):43,45.
[2]劉長杰.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策略[J].新課程,2021(33):193.
[3]王貴燕.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研究[J]. 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21(1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