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晗
摘 要: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不斷深入,讓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變得更加重要,特別是在幼兒園開展的教育教學環節中。閱讀活動不只能夠拓展學生的眼界,還能夠幫助他們獲得大量的課外知識,增強其自身的文化素養,為幼兒將來的學習與進步奠定基礎。所以,老師應該更主動地開展繪本閱讀教學,讓幼兒的自主閱讀能力獲得提升。
關鍵詞:幼兒園;繪本閱讀教學;自主閱讀能力;提升策略
幼兒園是培養孩子形成良好思維能力與閱讀能力的重要時期,是幼兒對整個世界產生初步認知的階段。在此階段,合理有效的引導可以增強幼兒的理解能力與思考能力。所以,老師在平時開展教學的時候,應該融入一定的繪本閱讀活動,以此來讓幼兒嘗試獨立生活與思考,能夠自己解決各種實際問題,進而為他們將來的學習打下牢固的閱讀基礎。
一、創設多元情境,引導幼兒想象
按照幼兒心理和生理發展特征來說,其往往是以形象思維為主,利用各種事物的外觀形象來了解整個世界。所以,在開展繪本閱讀教學的環節中,老師應該通過較為客觀的描述,來引導幼兒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接著再融入一定的繪本教學,讓幼兒和世界進行溝通與交流,真正促進學生更加快速地發展[1]。比如,在幼兒園內的教室或者是大廳創設不同的情境,可以是讀書趣味吧,可以是簡易的游樂場,還可以是神秘的遠古森林,等等。并在創設的情境當中添加某些充滿新穎性和趣味性的繪本書籍,利用游戲的方式引導幼兒主動進行閱讀,并激活他們的想象力,如此幼兒才能夠在自己創造的想象海洋中更加自由地翱翔,對繪本內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與感悟。最后,則要制定出幾個針對性的問題,讓幼兒自發地思考和分析,在他們對繪本有一個深度理解的前提下,充分體現出自己的想象能力,完成繪本的二次創編,這不只培養了他們良好的自主閱讀能力,還提高其想象力。
二、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增加閱讀趣味
首先,利用背景音樂的辦法做好內容的導入。優質的繪本可以呈現出明顯的趣味性、耐讀性以及深遠影響,所以幼兒教師就需要按照不同繪本的優勢與特點,對背景音樂進行合理的挑選和播放,如此就能夠完成繪本閱讀的順利導入,讓繪本閱讀充滿情感。其次,則要借助教學工具完成繪本閱讀的導入。利用繪本材料中不一樣的故事或者情景進行道具的挑選,如此就能夠讓繪本內容充盈著較高的真實性,接著通過這些道具,引導幼兒針對自己感興趣的情節做好角色模擬與情境演繹,進而營造出活躍、放松的氛圍,增添教學的趣味性[2]。最后,深化幼兒的感悟和理解。幼兒年齡較小,對游戲有著較高的興趣和積極性,所以老師在課堂上開展各種各樣的游戲活動,就能夠吸引大量幼兒的注意,讓他們將目光都集中在繪本上,并在玩耍的過程中對繪本內容產生深刻的了解,明確其主旨思想和呈現出來的情感,真正達成提升自主閱讀能力這個終極目標。
三、學會表達和思考,提高語言能力
幼兒自身的思維能力與表達能力并未發展成熟,所以老師應該給他們提供適當的指導和引導,才可以讓他們的表達能力、閱讀能力甚至是思維能力都獲得提升,進而為他們后續階段的進步和學習奠定牢固的基礎。在開展繪本閱讀教學的環節中,老師能夠制定出一系列的問題,引導幼兒主動進行思考,并在思考的推動與帶領下自主閱讀繪本內容,從繪本中尋找到正確的答案,如此就達成了綜合能力的培養和提升。比如,在閱讀《湯姆搬家》的時候,老師可以設置以下問題:“湯姆為什么要搬家呢?在搬到新的家庭以后,又會發生怎樣的事情,讓它快速興奮起來呢?”等等,這些問題都能夠在繪本中尋到答案,也可以激發幼兒閱讀的興趣,引導其主動地進行閱讀。所以,就需要提供給幼兒充足的時間,讓他們自發地完成閱讀與思考,也能夠和其余的同學進行交流和互動,共同尋找出最終的答案。這不僅能夠激活課堂氛圍,調動幼兒的主動性,還可以推動他們完全沉浸在閱讀環節中,促使他們更加健康地成長與發展。
總而言之,繪本閱讀教學在幼兒教育教學環節中擁有十分關鍵的作用,所以,老師應該給予其高度關注,并想出各種有效的授課方式和授課手段,激發幼兒閱讀的興趣,引導他們主動地參與到各種各樣的活動中,為他們將來的成長與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楊雨.幼兒園繪本閱讀教學與幼兒自主閱讀能力提升方式探索[J].新課程(綜合版),2019(6):135.
[2]李琴.幼兒園繪本閱讀教學中幼兒自主閱讀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教師,2015(3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