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艷萍
摘 要:新課標理念下的深度學習是一種有意義的學習,它能有效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尤其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進行深度學習可以發展學生的學科素養,提升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深度學習
一、學習并掌握深度學習的內涵
深度學習是與表層學習相對立的一種學習行為,它是通過學習者深入開掘學習內容的深度,促進學生思維向高層發展的一種學習活動。新課標要求學生學習要能夠完成從低層級向更高層級的過渡,這其實是深度學習的一種廣泛要求。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立足新課改背景,在課堂教學中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引領學生進行深入的思考和積極的思維活動,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對新舊知識進行批判性接受,促進英語知識框架的構建,讓學生進行新舊知識的遷移與內化,從而獲得深度學習體驗,落實學習目標,提高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具體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深度學習,就是基于學生對有挑戰性的文本進行批判性思考學習,進而探究其主題與內涵,加深學生的理解能力,完成新舊知間的轉化與整合,提升學生的情感體驗,促進知識遷移,達到學以致用的目標。
二、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深度學習的策略
1.整合教學內容,促進知識遷移
深度學習重視對學習內容的整合,按照邏輯順序和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進行整合,讓內容的結構更加清晰完整,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從而促進學生的深層次學習。具體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老師要設置教學主題,然后引導學生與生活產生聯系,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探究欲望,教師通過研讀文本做進一步的開掘,引導學生對閱讀任務進行深層思考,激發學生高級思維活動,利用已經構建的知識框架完成文本內涵的解讀,從而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結,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內化。
2.設置問題路徑,優化教學活動
教學活動是課堂教學的主要呈現形式,學生的活動必須是在老師設置的主題之下,通過對文本的分析而產生的一種遞進活動,是對知識的深度加工和理解,學生在分析、思考的過程中,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大大提升了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
一切思維活動發源在思考,思考針對的是問題,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問題應該是學習的起源,通過問題加深學生的思維活動,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要通過語言的表層,進行深入的探究,開掘文本背后的深層內涵,因此,問題是深度學習的基礎。老師要從問題的設置開始,讓閱讀問題化,把問題活動化,將問題與學習活動緊密結合在一起,從而把深度教與學落到實處,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比如,老師可設計單元教學主題,設計學習活動,讓學生的理解、遷移、內化形成梯度,結合不同層次的閱讀問題鍛煉學生的能力,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獲得深刻的體驗,提高學生的閱讀素養,促進思維的深度發展。
3.營造學習氛圍,構建學習共同體
深度學習活動是通過學習共同體共同協作完成的,這就要求在教學中,通過組建并形成共同體,實現師生間交流互動,采用教學相長的原則,落實深度學習的目標。這是因為在深度學習活動中,學生遇到有難度的問題往往難以獨立完成,希望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經由老師的主導,調動學生的主體性地位,讓學生通過學習共同體完成學習任務,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交流、討論非常有價值,大大拓展了文本信息,共同解決有難度的問題,讓學生共同受益,真正體驗了深度學習的意義。
比如,在學習Unit? 8 When is your birthday?一課時,單元主題是學生的生日,在深度教學時,老師要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材料,觀看相關的視頻素材,進行小組合作討論,分角色表演等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并設計教學情境,讓學生用英語詢問同伴的生日,制作一面生日墻,通過實踐活動增進學生的友情,培養他們的合作意識和團隊協作意識。
4.構建評價體系,形成多元評價
教學評價是教學的主要環節,它是老師在教學活動中對學習過程進行客觀、公正、科學的一種評價活動,并最終形成評價結果,用以指導教學活動,它具有診斷性、過程性特征,是學和思的一種完美結合。在深度學習中,教學評價是不能缺少的教學活動,在進行評價時,要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對學生的學習活動進行科學的總結評價,用于后續教學活動的指導,它對促進學生能力提升有非常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曾家延,董澤華.學生深度學習的內涵與培養路徑研究[J].基礎教育,2017,14(4).
[2]郭華.深度學習及其意義[J].課程·教材·教法,2016(11).
[3]何玲,黎加厚.促進學生深度學習[J].現代教學,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