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華早報》7月26日文章,原題:中國洪水:洪災重創互聯網和電力后的“數字黑暗時代” 在嚴重洪災導致鄭州網絡服務和電力大面積中斷后,數百萬市民才發現他們已變得多么依賴互聯網。過去幾十年來,中國已將許多城市中心轉變為全面的“智慧城市”,數字化已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絕大部分人用智能手機購物、打車、在醫院掛號、乘坐地鐵上下班和支付水電氣等費用。然而,當鄭州電力和互聯網中斷后,公眾突然發現自己被扔進“數字黑暗時代”。
鄭州某醫院急診科的王醫生(音)稱,隨著醫院停電,重癥監護室(ICU)的設備也無法使用。該院不得不迅速將應急電源用于病情最嚴重的患者,并將1萬多名病人轉移到電力供應更可預期的新醫院。然而,由于該院電梯停用,王和志愿者及消防員不得不將ICU病床及床上的患者抬下20樓。在城市另一端,秦文(音)女士發現周圍斷網斷電。由于沒有寬帶和信號,她無法向親友報平安。她在洪災后第二天早上去上班,到辦公室時才發現公司因極端天氣停業,但因聯不上網,她一直未能收到通知。去超市時,她無法用手機支付也沒帶現金。“沒有互聯網,我的手機變成一塊發光的磚頭”,她說。在全市各處,人們在雜貨店排起長隊留下電話號碼,并承諾將回來還錢。
洪水過后,政府已派人夜以繼日地恢復電力和互聯網。到上周末,鄭州約90%的互聯網已恢復工作。對于一些人來說,這是為未來災難做好準備的警鐘?!霸诳吹洁嵵莅l生的事情后,我為我的生存清單加入‘攜帶式充電寶”。有人在微博上寫道。該清單還包括其他20種生存必需品,包括罐頭食品、急救箱、對講機、現金甚至金磚等?!?/p>
(作者PhoebeZhang等,丁雨晴譯)
環球時報2021-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