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波 李銳鋒
關鍵詞 移動互聯網;融合媒體生產;全媒體制播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21)06-0017-03
在“互聯網+”驅動產業創新的格局下,傳統廣播電視行業向“移動互聯網”轉型,并迎來了媒體融合發展的新契機。廣播、電視的未來發展方向必將是臺網一體化的、用戶參與的、基于云計算、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社交網絡等互聯網業務的新型電視媒體。
目前,互聯網已經深度嵌入廣播、電視發展的各個層面,傳統媒體如何發展,制播形態怎樣創新。這意味著急需圍繞內容、技術、平臺、經營、管理“五個融合”的媒體生產模式,打造全新融媒體制播系統,實現廣播、電視音視頻生產和互聯網生產互為補充的深度融合。
曲靖市廣播電視臺全臺融合媒體高清生產制作平臺的建設要求:以新技術、新架構設計,通過能力建設、開放接口、流程再造,在滿足傳統業務流程的同時,能夠為新業務提供統一的內容支撐和技術服務,有效支撐廣電媒體融合創新業務的快速發展。
融媒體業務生產制作系統包含線索匯聚、選題、素材庫、協同任務、通稿庫、電視文稿、微信發布、節目交換、高清視頻非編、內容同步、短視頻分發、B/S網頁非編、數據分析等功能模塊,通過手機、網絡編輯、臺內高清精編等手段;實現圖文及視頻簡編、多格式媒體稿件編輯等功能;最終發布推送到曲靖市廣播電視臺已應用新媒體平臺(微信、抖音、快手、云南衛視“七彩云”、曲靖新媒體中心“曲靖M”、新華社現場云)實現臺內傳統媒體業務與互聯網媒體業務的深度融合。
在整個項目設計中,根據《國家廣電總局融合媒體發展規劃白皮書》我們遵循以下原則。
1)前瞻性:引入先進、成熟、可靠的設備,搭建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高清化的廣播電視高清制作播出體系。
2)可靠性:采用主備服務器及專業分布式節點存儲磁盤陣列,結合云存儲、云編輯,確保數據安全可靠。
3)系統性:通過一次設計規劃建設,實現前期素材的采集、收錄、轉碼;后期文稿撰寫、編輯、配音、制作、審核;最終以數據流的形式分發推送到傳統電視媒體、網站、新媒體、App等播出平臺。
4)安全性:制定嚴密的安全管理機制,具有3級網絡安全等級保護的服務器防火墻確保整個融合媒體制播系統的安全、音視頻數據的信息安全和設備安全。
本次融媒體高清生產制作系統建設需要實現臺內高清新聞演播室錄制信號、高清電視節目制作、硬盤播出系統等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廣播等業務系統融合,實現多個業務系統之間的安全互聯、內容共享、融合生產等功能。
根據功能需求,融合媒體高清生產制作系統規劃建設了統一的網頁應用門戶及登錄認證。進入子業務系統,完成新建線索、審核、修改、分類管理、合并、指派、刪除等功能。以條目方式列表出最新線索提示、來源顯示、歸屬顯示、狀態顯示等,并呈現在指揮大屏顯示上。

4.1 全媒體文稿系統
全媒體文稿系統支持傳統電視文稿、通稿以及微信、微博文稿等功能流程,具備臺內網絡編輯能力、互聯網網頁編輯能力、手機App編輯能力。編輯端均能夠和臺內非編網實現從報題、寫稿、審稿、改稿、發稿、文稿和視頻、音頻圖片綁定及任意網絡環境下工程文件級別的互通。全媒體文稿系統以模塊的方式在融媒體系統中呈現,實現PC端和手機App端線索、選題和文稿的綁定及功能一致[1]。
4.2 高清及超清視頻節目制作子系統
高清及超清視頻節目制作子系統,采用傳統的“CPU+GPU+I/O卡”的高清視頻編輯技術,支持常見的隔行和逐行高清格式輸入格式及多幀率混編;兼容專業、民用、網絡、移動領域主流視音頻格式。
高清及超清視頻非編軟件支持自定義分辨率和格式的工程故事板,時間線前臺技審,時間線編輯完成后通過一鍵技審功能對整個時間線進行審核,自動生成技審報表供使用人員查看,技審報表支持到幀的標識。同時具備對節目素材使用情況統計、標記使用次數,被誰使用、使用在何處等功能。
高清視頻非編軟件輸出文件格式,具備打包生成隔行和逐行任意分辨率的主流格式文件,具備HDMI接口逐行輸出預覽、字幕畫布大小支持全制式任意分辨率、支持逐行任意分辨率渲染輸出、特技模板支持作用于任意分辨率大小的工程故事板,滿足不同媒體發布平臺的格式需求。
在內網高清節目制作子系統,我們規劃建設了4個有卡高清及超清視頻非編站點,28個無卡高清非編站點,6個移動非編站點、4個配音工作站點。

4.3 新媒體生產制作子系統
通過“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本臺記者可以通過網頁編輯軟件(B/S非編)、手機App等多種網絡環境登錄全媒體文稿系統、生產制作系統,實現選題報送、文稿的撰寫審核、音視頻素材的上傳、音視頻節目的輕量化編輯制作。編輯制作軟件支持新媒體16﹕9橫屏、9﹕16豎屏多格式編輯。
在整個新媒體生產制作子系統中我們共計規劃、設計了40套B/S網絡版非編授權軟件,40套App圖文視頻生產軟件授權、移動非編軟件6套,從建設完成之后的應用來看,基本滿足了融合媒體項目一期設計的要求。
4.4 融合媒體一鍵多端發布功能
針對于當前流行的短視頻以及相關圖文內容以及曲靖臺實際使用及注冊使用的多個新媒體平臺賬號,本次融合媒體生產制作平臺具備一鍵發布到多個短視頻平臺以及圖文內容平臺的功能,并且應支持對平臺發布出去的相關內容進行瀏覽量、點擊量、播放量等相關數據的圖表式分析[2]。
4.5 融合媒體協同編輯功能及網絡安全
融合媒體生產制作系統最重要的一項功能就是要實現內網編輯站點在辦公網、互聯網任意一處進行安全、高效的協同編輯,包含網絡編輯客戶端以及精編客戶端。
本次建設的編輯系統支持新聞類視音頻節目的素材剪輯、字幕包裝、成片輸出等制作及審核,還可以根據不同的新聞節目要求使用高清非編系統、網頁編輯B/S非編等多種編輯制作工具,實現不同網絡之間的工程級協同編輯。
所有音視頻素材、文稿文件通過融媒體平臺中的安全協議鏈路,能夠實現新建節目從外網導入素材到高清非編網的安全檢查,以及制作網和辦公網、互聯網非編客戶端素材文件、工程信息高速同步,確保同一工程在異地、在中心辦公網、在制作內網打開和保存的一致性,工程文件、字幕文件能夠直接使用。即便外網出現系統問題導致不能編輯,也不會影響到內網精編系統[3]。
在整個網絡系統里共部署有4臺套文件安全防隔離網管,一套專業防火墻。
4.6 融合媒體生產制作系統存儲及安全管理
融合媒體高清生產制作系統規劃設計時我們采用分布式存儲模塊設計,將音視頻文件歸檔、下載、遷移、挑選、解析、殺毒、轉碼等功能部署在主備服務器中,實現功能備份和負載均衡,確保高清環境下數據的高效共享,實現規定素材的快速傳輸,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提供高效節目傳輸能力。
整個融合媒體生產制作網絡共計部署了3臺4U機架式萬兆存儲服務器,單臺配置有企業級SAS盤8TB×24,容量192TB,存儲架構為NAS集群方式。
4.7 網絡配置及管理功能
在整個融合媒體生產制作網絡規劃設計中我們突出流程的可視化,融合媒體高清視頻生產制作系統的工作狀況監控界面以節點為基礎圖形化顯示,實現基礎信息的建立和維護,目標板塊存儲配置,系統內部各組件的部署設置。對系統中設備監控的權利,維護日志的記錄管理,用戶權限信息的管理,內容訪問控制權限、設備訪問控制權限、功能限制權限、消息處理、查詢業務、故障分析等圖形界面的可視化,實現多種對象全實時監控。
同時管理功能中還兼備了文檔、圖片、音頻、視頻等全媒體數字資料的存儲管理、檢索及再利用,包括資源入庫、編目加工、資源管理、資源檢索、資源展現、資源出庫、分級存儲等。

該系統一期項目自2020年5月建設完成投入運行以來,基本滿足曲靖臺融合媒體業務生產需求。融合媒體建設永遠在路上,技術創新應該更加精益求精,讓廣播電視的未來因為技術更加藝術。
參考文獻
[1]胡修宇,王麗乃,蔡國偉.基于媒體融合下的融媒體中心技術平臺研究與探索[J].中國傳媒科技,2021(1):53-55.
[2]楊俊,薛云.媒體融合:城市電視臺的立足點和出路探討[J].傳媒觀察,2020(12):98-104.
[3]廣電總局發布電視臺、廣播電臺融合媒體平臺建設技術白皮書[J].中國廣播,2016(4):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