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時代》6月21日
美國人正在從新冠疫情大流行中走出來,考慮到過去15個月的慘痛教訓,現在我們需要做的是修復千瘡百孔的醫保系統,讓它變得更好、更強、更有彈性。這就需要照顧到所有利益相關者:不僅包括保險公司的高管和醫院的首席執行官,還有病人、殘疾人、老年人、低收入者、有色人種、家庭保健助理和醫護人員。過去,醫療系統的話語權主要掌握在官員、專家和高管手中,最需要得到照顧的低收入者和底層工作人員只能被動接受。而在新冠疫情流行期間,恰恰是醫療體系的底層工作人員承擔了最大的風險,他們整日暴露在危險的環境下,沒日沒夜地工作;低收入者和有色人種則是疫情最大的受害者,他們的感染率和死亡率明顯偏高。未來的醫保改革,至關重要的一點是,讓這些之前無法發聲的人說出他們的心里話,了解他們真正需要什么。二戰之后,豐田汽車推出了一種獨特的生產方法:生產線上的任何人都有權基于安全和質量的理由,讓生產線停下來。現在,美國醫保改革也需要納入類似的理念。

【德】《明鏡》6月19日
大多數人第一次聽說mRNA技術,是因為它或許預示著新冠疫情大流行的結束,但疫苗奇跡只是一個開始。無論是艾滋病、流感、肺結核、癌癥,還是過敏、癡呆癥、膝關節骨關節炎等,mRNA可以對抗所有這些疾病。研究人員已經開始研究針對這些疾病的mRNA療法。一段時間以來,研究人員一直在準備嘗試治愈患病的心臟。第一批測試對象在芬蘭招募,將有24 名心臟病患者接受注射。這項由阿斯利康公司資助的研究進展順利,有望在2021年夏天完成。Biontech創始人撒辛預測,基于mRNA技術的新型藥物將在未來幾年逐步上市。15 年后,三分之一的藥物將建立在mRNA技術的基礎之上。新的神奇藥物不僅徹底改變醫學,還可以對抗患者以前不得不忍受的疾病。長期以來,即使是行業專家也低估了mRNA技術的潛力,它的追隨者不得不從投資者那里為實驗籌集資金。隨后的新冠疫情暴發是一次考驗,BioNTech和Moderna的新冠疫苗向全世界證明了該技術確實有效。該行業正在經歷強勁的發展勢頭:日本武田制藥公司、法國賽諾菲公司均斥巨資開展生物技術方面的合作或收購項目,德國化工企業贏創工業的研究人員也將與斯坦福大學的科學家進行相關合作。俄勒岡州立大學的分析師薩哈伊說:“這個行業正在經歷一場興奮的海嘯,這項技術將改變我們理解和治療疾病的方式。”

【英】《經濟學人》6月19日
5月7日,網絡黑客將供應美國東海岸近一半石油的輸油管道關閉,隨后向管道所有者勒索430萬美元贖金。幾天后,一場類似的網絡襲擊使愛爾蘭大多數醫院癱瘓。全球第一次網絡攻擊的嘗試是在1989年,病毒通過軟盤傳播。隨著越來越多的設備連接到網絡上,以及地緣政治的越來越不穩定,網絡攻擊也越來越猖獗。倫敦商學院(LBS)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網絡風險自2002年以來增長了4倍,自2013年以來增長了3倍。網絡襲擊已經變得更加全球化,并影響了更多行業。疫情期間,員工從家里登錄公司網絡幾乎肯定增加了風險,受影響的公司數量創歷史新高。面對這種局面,人們自然會擔心網絡攻擊引發的重大危機。所有國家都有脆弱的物理節點,如輸油管道、發電廠和港口,再想想空中交通管制系統或核電站受到攻擊的后果。面對這種可怕的前景,相關機構必須加強防護意識和能力,由于贖金通常以加密貨幣支付,加密貨幣交易所也應承擔與一般金融機構相同的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