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于學習共同體建設下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深度學習,作為一種新的課型正悄然興起。在活動中,教師采用新的教學理念,充分融合教學資源,使用科學的教學手段,在學習者中建立學習共同體,促使活動中學習者之間高效合作,進行深度學習,最大限度地滿足每個學習者的學習需要,重視培養學習者的綜合能力,落實學習者的語文學科素養。
關鍵詞:學習共同體;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深度學習
開展語文的綜合實踐活動,主體是學生,學生運用自主學習和探索,開展合作交流,促使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和處理問題的能力不斷提升[1-2]。開展語文綜合實踐的活動,學生對語言知識能夠更好地學習及應用,還能夠從中獲得思想激蕩和情感熏陶以及視野拓寬,從而使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綜合應用知識以及實踐能力都能夠得到培養。
一、目前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所面臨的困境
(一)重知識,輕實踐
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把重點放在了知識了,沒有將實踐活動重視起來[3-4]。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很少開辦,即便開設,也只是流于“甩手型”“演戲型”以及“上課型”等幾種形式。
(二)重氛圍,輕質量
語文綜合實踐活動開展中,只是把課程當成了一場單一的游戲,教師和學生共同熱鬧地秀一場,或者當成是傳統的分析字、詞、句的課,既枯燥又乏味,很難實現高質量的語文教學目標。
(三)重結果,輕過程
還有一部分語文教師,缺乏徹底的新課標理念,認為開辦小學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只是活動課程,教師給學生布置任務,學生能夠自主學習、探究以及合作交流就可以了,過程和組織卻忽略了,甚至課堂的“語文味”都失去了。
二、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困境成因的分析
語文綜合實踐活動開展中,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在經歷了虛假學習或是淺表學習,究其原因,筆者認為有以下幾點。
(一)教師的教學觀念過于傳統,注重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程度欠缺
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針對小學語文教師而言,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都是面臨的挑戰[5-6]。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設中,部分語文教師設置教學理念和方法時,由于教學觀念比較陳舊,只關注學生的考試成績,沒有真正認識到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性,還有教師理解能力的不同,存在一定的偏差。
(二)開展語文綜合實踐的活動中,缺乏合理科學的教學設計
開展語文綜合實踐的活動課,有些學校都是由班主任兼職,沒有安排專任教師。因為缺乏系統性、專業的培訓,從主觀上,這些兼職教師想開展好該綜合實踐活動課,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教學設計不合理,教材和配套的課程資源都嚴重缺乏,相對于學科教學,很難輕而易舉地指導學生。這就體現出由于受教學思維定式的影響,教師在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理念上和課程意識上都有所欠缺,課程資源無法自主挖掘,既不能精心地設計課程,又無法有效地組織教學。
(三)教師沒有根據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特點采用正確的教學策略
針對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而言,小學語文教師對其的認識和了解不足,沒有基于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特點,正確地運用教學的措施和對策,認為傳統的文體和科技活動等,也就是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也有的學校認為體育運動和藝術節活動就是綜合實踐活動,綜合實踐活動也就是有舞、美、音、體等活動,還有的學校開設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演變成吹豎笛和打羽毛球等各種興趣班,嚴重傾向于活動化,致使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效果不佳。
三、構建學習共同體建設下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學習的新課型
語文綜合實踐中,怎樣才能夠使學習效果更突出呢?
這一新課型可依托學習共同體建設與深度學習為支架,在活動中有效地提升學生語文素養。
(一)內涵分析:弄清學習共同體建設下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習活動的特性
學習共同體建設下,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學習活動,就是學習者和助學者共同組成的學習團體,將思維發展和解決問題作為指導,鼓勵學習者將已習得的知識和方法遷移到新的問題情境中,解決新的、有挑戰性問題的過程。學習成員在共同完成學習任務時,要盡量讓每個成員都能夠參與到溝通和交流等相關活動中,分享各種學習資源,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使學生能夠全面發展,為適應社會未來的發展做好準備。
(二)將語文性體現出來
在語文教學中,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是重要內容之一,既強調實踐性和突出綜合性,又要將語文的學科特點體現出來[7-8]。首先,教學必須更好地挖掘活動中的文化底蘊,在實際生活中,將文化氣息營造出來,無論是外國的還是我國的,無論是現代的還是歷史的,都運用語言文字傳遞給學生,培養小學生的人文素養。其次,語文具有豐富的課程資源。如教科書和教學掛圖等,教師的課程資源意識必須敏銳,要將語文課程資源特點進一步地利用,無論課堂內還是課堂外都要創造性地開展各類綜合實踐活動深度學習的新課型。
四、建立學習共同體建設下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學習的對策
(一)構建學習共同體文化,更好地開展語文綜合實踐活動
其一,安排任務。綜合實踐活動開展的前提,就是布置任務,教師應該引導和幫助學生開展研究的課題,無論是課題研究意義,還是目標都要明確。教師布置任務時,應該指導和幫助學生選擇適合自身的任務,學習小組成立起來,根據任務的需要,再分成文學組、圖片組以及新聞組等各種任務組,各個小組都有清楚的分工,每個人的任務明確,綜合實踐活動實施中,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使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健康、
可持續地開展。
其二,精心的指導,無論是研究方法,還是方向指導,教師都提供給學生。該環節非常關鍵,對綜合實踐活動課是否成功有很大的影響。在復雜繁多的信息資料面前,學生有些手足無措,教師應該指導和幫助學生如何搜集資料和怎樣運用,根據研究主題選擇和整理相關信息,順利地完成任務。學生對信息進行處理,不但可以應用已經學到的知識,而且能夠提升信息素養與信息技能發展有機結合的協作能力。
其三,宏觀地調整和控制。在學生學習質量和探究中,成果展示是關鍵的環節,既能夠展現出活動課的主體是學生,又能夠使學生體驗到成功。學生無論是實踐成果匯報和交流反饋,還是共享經驗時,教師都要適時地進行組織、點撥以及指導。既要去粗求精、環環相扣,又要突出去偽求真的主題。
(二)運用深度的學習方式,提高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質量
選擇深度的學習方式,無論是綜合應用語文知識中讀、寫、聽以及說的能力,還是語文課程同其他課程進行交流和溝通,都能夠體現出來,針對書面學習而言,應該與實踐活動互相地結合,從而進一步提高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質量。
其一,課上給學生提供大量聽說讀寫活動的時間。在語文課堂上,使學生既具有內在的成功體驗,又具有外在的愉快表現。
其二,學習和運用語文的領域拓寬。重視課堂內外的溝通,學校和家庭以及社區等相關教育資源充分地運用,無論是現代科技手段,還是跨學科學習都要更好地運用,在不同方法及內容中,學生既能夠互相滲透和交叉,又能夠互相整合,拓寬視野,從而有效地提高語文學習的效率。
其三,伴同思維活動。針對語文教學而言,承擔著學生學習習慣及良好素養的培養,以及促進學生思維發展和智力發展的重任,必須要有機地結合發展思維和感悟語言,教學任務才能夠全面地完成。
(三)關注生成教學資源,優化小學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效果。
在小學生學習語文中,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是重要的渠道之一[9-10]。在課堂中,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不斷地加強,小學生的唱、演以及畫等相關的綜合性學習活動也在不斷地增加,在這其中就會生成很多教學資源,必須要重視,通常既能夠使小學生理解和感悟文本的程度有效地提升,又能夠促進學生學習的興趣。此外,語文教學的課堂上,教師應該引導和勉力學生,大膽地提出問題,這既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手段,又是促進語文課堂生成動態重要的因素,如此可優化小學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效果。
基于學習共同體建設下,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學習活動的開展,不但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潛能,而且還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綜合處理問題的能力,是語文教育理念實踐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李瑞芳.中職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教學策略分析[J].現代職業教育,2021(21):4-5.
[2]鄭禮云.淺談研學與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有效融合[J].新教師,2021(4):53-54.
[3]張盼盼.在小學語文課堂中開展深度學習的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6):171-172.
[4]高曉紅.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21(32):33-34.
[5]賈小語.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深度學習實施策略[J].小學生作文輔導(上旬),2021(2):31.
[6]江聰穎.小學語文課堂中實現深度學習的有效策略[J].基礎教育研究,2021(2):31-32.
[7]王小燕.“一帶一路”背景下中醫藥文化的翻譯、傳播現狀與路徑[J].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20,39(7):90-97.
[8]郭爽.小學語文課堂中實現學生深度學習的有效策略[J].中華少年,2020(15):42,45.
[9]宋延瓊.小學語文課堂中實現學生深度學習的有效策略[J].讀寫算,2019(20):120.
[10]朱慧子.小學語文課堂中實現學生深度學習的有效策略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2018(47):48-49.
注:廈門市思明區教育科研規劃領導辦公室課題“基于學習共同體建設的小學語文綜合實踐課的深度學習課型實踐研究”,立項批準號:W2020X0038。
作者簡介:陳瀟(1980—),女,江蘇揚州人,廈門市思北小學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