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康
摘 要:在我國教育事業不斷改革與推進的進程中,小學美術課程走入大眾視野,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小學美術的重要性,小學美術核心素養在學生的成長道路上有著重要意義。從多個方面提出核心素養下小學美術教學的重要性,并對教學策略進行總結,為小學美術課程提供了參考方向。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美術;教學策略
在新課標的全面實施下對教師提出了明確要求,教師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應正視學生地位,明確學生主體地位,使學生對美術課程產生濃厚興趣,從而融入美術學習中。學生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即為小學時期,小學階段的學生年紀較小,不成熟,教師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應及時、正確地引導學生,積極調動學生學習美術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基于核心素養引導學生。德育、審美教育、知識教育都屬于小學美術核心素養的主要內容,教師應將多方面內容融入美術教學中。
一、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美術教學的重要性
1.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藝術學課中美術課程作為重要內容,對學生全面發展有著重要作用,同時激發學生想象力的重要方式也是藝術。小學美術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應為學生創造更多自主創新的機會與條件,從而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培養思維能力。教師應引導學生在想象的基礎上逐漸邁向創新,幫助學生逐漸形成創新思維。小學時期是培養創新思維的重要階段,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借助藝術作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另外,教師引導學生創作屬于自己的藝術作品,在實際創作中逐漸開闊思維,使想象力轉變為實際創作能力。
2.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學生基礎教育的關鍵時期就是小學階段,同時在小學時期學生年齡較低,身心才逐漸開始發展,沒有正確的辨別能力,因此教師有必要發揮自身引導與教學的作用,及時、正確地引導學生,不斷提高學生對事物的辨別能力及審美能力,使學生面對社會上的人或事時能夠明辨是非。另外,小學生很容易對其他事物產生好奇心,被其他事物所吸引,因此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將實際生活融入美術課程中,使學生的好奇心在美術學習中得到滿足,利用學生的興趣及好奇心使學生主動參與美術學習。這一方式在提高學生積極性的同時,還有利于學生愛上生活、感受生活,同時有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二、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美術教學策略
1.加強引導,增強學生對美術的理解
在如今教育事業的不斷進步與發展中,培養學生的文化理解是學生全面發展與美術技能提高的重要內容。文化理解在解決美術方面問題的同時,還可以應對其他方面的困難,因此教師應根據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并結合現實生活,不斷優化現有教育方式,使學生感受到美術創作的魅力,指引學生借鑒、欣賞不同風格的作品,總結其中的用筆手法、色彩運用、構圖形式等,逐漸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創造能力,讓學生更加積極、舒適地享受美術學科。例如,教師在開展雕塑類的課程時,可引導學生欣賞雕塑作品,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在雕塑課堂的學習過程中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與掌握美術現象、美術作品及觀念,同時還有利于學生感受我國傳統文化,促進學生進一步提升核心素養及綜合能力。
2.自主創作,促進核心素養提升
學生在學習美術的過程中自主創作是一項重要的美術能力,因此在開展美術教學活動時教師應引導學生細心觀察生活環境及學習環境,并將觀察到的事物采用美術方式進行描繪,通過這一方式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興趣及積極性,同時還有利于提高學生核心素養。例如,在開展《田野的色彩》的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該作品進行分析,理解春綠、夏紅、秋黃、冬白,隨后讓學生采用以上色彩發散思維進行創造,讓學生融入創作中,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
3.創設教學情境,提高識圖能力
教師應將學生識圖能力以及認識能力充分考慮到美術教學活動中,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習能力以及教學目標制訂適合學生的教學計劃,另外基于教學大綱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以多種多樣的內容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生的專注力,促進識圖能力的增強。
綜上所述,在如今新時代背景環境中,小學美術學課的滲透將逐漸呈現上升趨勢,只有在小學教育建設中重視美術課程,才能順應時代進步,滿足新課程標準的需求,為社會、國家培養高素質人才。教師應提升專業素質,豐富知識儲備,充分發揮自己引導者的作用,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及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劉海燕.如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個性[J].內蒙古教育,2015(17).
[2]曾慧.淺析小學美術教學中滲透美育[J].美術教育研究,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