贠淑荷
摘 要:中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推進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想對學生實施針對性的訓練,要注意對課堂教學結構實施動態優化,通過課堂教學結構的調整滲透英語教學內容,提高英語教學效果。對中學英語課堂改革中動態教學結構的優化進行分析,結合不同的動態結構對優化教學改革方法加以研究,旨在提高中學英語教學效果。
關鍵詞:中學英語;課堂教學;動態結構;優化創新
英語教學動態結構就是要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學會想象、學會學習,能對英語知識進行獨立學習和思考,使學生的思維從低級思維向高級思維過渡。在中學英語教學實踐中,英語教師采用靈活的動態教學結構能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進行培養,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針對性的訓練。因此十分有必要結合中學英語教學實際情況,選取合適的動態教學結構對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加以培養,逐步提高教學效果,使中學生的英語綜合素質得到針對性的訓練。
一、知識遷移教學動態結構的優化
教師在對英語課堂教學動態結構進行調整和優化的過程中,要堅持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引導學生對英語知識進行遷移運用,在知識遷移訓練中使學生能對英語知識的應用進行系統的分析,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獨立學習能力[1]。
例如,在組織學生對“The Olympics”單元英語知識進行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嘗試引導學生結合本單元英語知識參與知識遷移運用訓練,在生活化教學實踐中對學生做出積極的引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讓學生結合Diving “Dream team”的單元教學內容,發表自己關于跳水夢之隊的看法,如“Dream team” is the honorary title won by the Chinese diving team during its long participation in the competition./The Chinese diving team is the glory of Chinas sports world, and it is also the worlds most influential diving team. It is the Chinese sports Olympic champion team.這樣就能借助知識的動態遷移和運用,對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加以訓練,從而促進中學生英語綜合素質得到合理化的訓練[2]。
二、討論、探究教學動態結構的優化
在中學英語教學動態教學結構改革實踐中,教師設計討論、探究類型的教學活動,也能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在動態化教學結構中對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加以培養,從而提高英語教學效果。
例如,在“My future”單元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教學主題設置討論、探究類型的教學動態組織活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對學生做出積極的教學引導。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以下角度進行討論:What do you think of your future?What kind of work do you think you will be engaged in in the future?How do you want your future to change?在學生主動思考和深入探索的基礎上,會選取合適的切入點參與小組討論活動,結合所學知識的應用回答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關于未來發展的設想,如I hope I can become a soldier in the future. I hope to defend the country and people on the borders of the motherland. I hope I can become the glory of mom and dad.這樣能在討論探究性動態化教學結構的作用下提高英語教學效果,使中學生的英語綜合素質能得到高效化的訓練,有助于逐步實現英語教學目標[3]。
綜上所述,在中學階段的英語課堂教學改革中,對教學動態結構進行優化,并通過教學結構的優化、創新對學生做出積極的引導,可以有效促進學生對英語課程知識進行系統的學習,從而提高課堂動態教學效果。鑒于此,新時期在教學改革實踐中,要重點針對動態化教學結構的優化設計進行分析,為學生創建良好的教學空間,有意識地在動態化教學中對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實施合理化的訓練。
參考文獻:
[1]王海燕.基于核心素養培育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研究[J].山西青年,2021,36(8):191-192.
[2]王玉清.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變革[J].西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21,12(2):109-112.
[3]馬佳.多媒體教學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的運用路徑探討[J].校園英語,2021,42(6):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