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小平
摘 要:新高考對學生語文素養的考核已慢慢發生改變,這就要求在新課改過程中,高中語文教師要切實依照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的訴求,做好教育教學的合理規劃和安排,確保打造高質量的高中語文課堂。從這個角度入手,分析新高考語文的新形勢,探討高中語文核心素養的內涵,并在此基礎上歸結新高考下高中語文核心素養培育策略。
關鍵詞:新高考;語文核心素養;培養策略
高考制度改革與新課改之間呈現出交互關系,因此,在貫徹執行新課改教育理念的時候,教師需要考慮到新高考的影響力,繼而從新高考的角度去審視高中語文核心素養培養的問題。
一、新高考語文的新形勢
高考制度的改革,使高考內容發生了改變。從這個角度來看,學會從新高考角度去審視語文學科考查的問題,是很有必要的。從當前新高考語文考核的現狀來看,有基礎知識板塊、語文能力板塊、核心素養板塊,這就意味著高考開始進入了綜合性和多元化的狀態,因此設定了更加多樣化的考核題目,這對語文教學目標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在這樣的角度下,教師要學會正確分析新高考的特點,總結其對學生知識、能力和素養的要求,然后循序漸進地進入核心素養培育的狀態,這樣自然可以確保新高考與新課改完美并軌,實現高質量的高中語文教育。
二、高中語文核心素養培育的內涵
依照新課改對高中語文教學提出的新要求,可以將核心素養歸結為如下幾個板塊:其一,具有基本的語文知識,學生要有扎實的語文基礎知識,建立語文知識體系;其二,具備良好的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這是語言運用的板塊,屬于實踐性的能力和素質,是長期積累和鍛煉的結果;其三,有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掌握科學的語文學習方法,具備語文自主學習和探究的能力和素質;其四,確保有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創新思維、豐富的想象力、健全的審美素質等。高中生核心素養包括的內容是多樣化的,不同的素養、能力、品質都融入其中,要想讓學生擁有這些素養,就需要教師站在全局的角度進行規劃[1]。
三、新高考下語文核心素養培育策略探討
(一)關注學生語言建構與運用能力的發展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關注學生是否可以熟練掌握語言運用技巧,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并準確進行語言表達,進入良好的交互狀態。新高考對基礎知識題型進行了調整,教師可以結合閱讀材料,讓學生聯系背景,關注隱性語文知識和素養的考查,這就需要學生具備此方面的能力[2]。比如,在教學部編版必修上冊第一單元《百合花》的時候,教師讓學生尋找感人的片段,然后用朗讀的方式去體悟其中的情感,再分析其中的細節描寫,在此基礎上教師會設計對應的練習題,依靠這種題目創設情境,確保學生處于手口并用的學習狀態,這樣自然可以使學生的語言積累更加豐富。
(二)關注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和進步
思維能力發展屬于核心素養體系中的重要板塊,思維能力的發展,必須關注學生的分析能力、歸納能力、概括能力的發展,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無論是閱讀,還是寫作,學生都能夠妥善地表達自己的觀點,闡述自己的意見,這就是良好思維能力的表現。如在《咬文嚼字》精講精練之后,學生漸漸對文學評論的規律有了一定的理解,并且知道了如何閱讀這樣的文章,對此類文本的分析能力也得到了鍛煉,此時教師會將《談中國詩》引入進來,讓學生自由品味,進行精細化的評論,這樣就可以架構良好的思維鍛煉場景,使學生進入自主學習、主動思考的狀態中[3]。
(三)關注學生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的發展
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的發展,是當前新高考考核的重要方向,比如,要求學生對不同風格的作品進行賞析,找到其差異,確保學生審美意向和審美品質得到鍛煉。因此,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教師需要高度重視鑒賞課程的開展,鼓勵學生接觸更多優秀的國內外名篇,在大量的積累、探討及賞析中,確保學生的審美素質得到提升,并且慢慢地將這種審美態度融入創作實踐中去,以鍛煉創新能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新高考對高中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新課改要求將落腳點放在學生核心素養發展上,這就要求高中語文教師以正確的視角去審視新高考與核心素養發展之間的關系,在此基礎上優化教育教學模式,確保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進入更加理想的狀態。
參考文獻:
[1]李寶新.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目標下的高中語文作業設計探析[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7(2):26-27.
[2]貢如云,馮為民.高中語文核心素養的實質內涵及培育路徑[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37(5):52-54.
[3]鄭新麗.核心素養:高中語文課程的應然價值追求[J].教育探索,2017(4):2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