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興彩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信息技術;數學教學;應用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生尚處于成長發展的初始階段,對未知事物有很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對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從學生的這一特點出發,結合實際教學內容,借助信息技術為學生創設趣味性的教學情境,讓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得到切實激發,進而從以往的被動學習逐步轉變為主動學習。
例如,在教學“圓”這部分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提前為學生制作一個主題為“動物賽車”的Flash課件,為學生創設這樣的情境:有一天,森林里的小兔子想去找小貓咪玩,為了更快地到達目的地,小兔子選擇坐車去。第一次,小兔子選擇了一輛輪子為長方形的車,車子無法開動。小兔子很著急,于是又選擇了一輛輪子為橢圓形的車,車子動起來了,但是卻十分顛簸,小兔子在車上非常不舒服。對此,小兔子選擇下車,坐上了一輛輪子為圓形的車,不一會兒,小兔子就到了小貓咪的家。在播放完這一動畫后,教師拋出引導性的疑問:“同學們,你們知道為什么小兔子最后要選擇輪子為圓形的車嗎?這三種輪子有什么不同呢?”這樣一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被充分激發,紛紛參與到探究過程中。當學生發表完想法后,教師可以引申出本節課所要教學的內容,這樣學生可以加深對本節課內容的印象,為接下來的深入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可見,借助信息技術為學生創設趣味性的教學情境,可以使學生切實體會到數學學習的樂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從而更加順利地實現課堂教學目標。
二、直觀展示知識,突破教學難點
小學生的記憶力相對較強,抽象思維相對較弱。如果教師在教學時僅強調對知識的記憶,而忽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把握,則不利于學生未來的學習和成長。對于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將原本抽象、繁雜的數學知識以更加直觀的方式呈現出來,在刺激學生感官的同時幫助其理解知識的本質。
例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這部分知識的時候,教師首先引導學生以數方格的方式探究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之間的內在聯系。在此前提下,提出這樣的疑問:“平行四邊形面積能否轉化為長方形的面積來考慮?”接著,部分學生以裁剪、拼接等方式將平行四邊形變成了一個長方形,然而并不直觀,且學習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難以完成。這個時候,教師通過信息技術給學生演示圖形之間的分割和拼接,以此推導出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當學生觀看完畢后,教師提出問題:“哪位同學能說出平行四邊形底、高和長方形長、寬之間的關系?”從而讓學生明白平行四邊形的底實際上就是長方形的長,平行四邊形的高實際上就是長方形的寬,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實際上就是長方形的面積。在上述環節,教師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整個過程演示和教學、觀察等融為一體,切實強化學生的學習體驗,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本節課的重點知識,為未來的學習創造有利的條件。
三、優化教學評價,提高整體實效
教學評價是小學數學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它可以直接體現出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具體教學中,評價有多種方式,如果學生可以熟練運用課堂所學的知識,則可以取得較為理想的效果,反之,則無法取得很好的評價。為了進一步優化教學評價,提高整體教學實效,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通過現代化平臺和豐富的資源進行輔助。
例如,在教學“扇形統計圖”這部分知識的時候,本節課主要是為了讓學生掌握分析數據的方法,明確扇形統計圖的知識,如性質、功能等,學會結合數據繪制對應的扇形統計圖。對此,教師在講解完重點知識后,為學生設置了這樣的作業,即收集上個星期的家庭收入與支出,不論是哪個項目,都要有確切的說明和記錄,并且以扇形統計圖的形式呈現出來。在此之前,教師借助信息技術展示某學生家庭收支情況,讓學生有一個大致的思路和方向。隨后,教師讓學生在第二節課準備好自己的成果,以便更快速地查閱學生的學習成果,反饋教學效果。如此一來,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作業,如數據的采集、數據的整理、數據的計算以及扇形統計圖的繪制等,它可以全面地彰顯本節課的重點,還可以節省教學評價的時間,讓學生明確自身的長處與不足,從而加以改正,不斷完善自我,促進自我發展。
總之,作為新時期的教學工作者,應該緊跟時代發展步伐,積極革新教學理念和方法。具體來說,可以從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直觀展示知識,突破教學難點;優化教學評價,提高整體實效三個方面出發,以此組織學生開展高效的數學教學活動,讓學生從中收獲更加豐富的知識和技能,為后續學習和成長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張福敏.信息技術支持的小學數學教學創新研究[J].知識文庫,20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