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芬 魏亮
摘 要:在信息技術不斷發展并深入運用的情況下,社會已經步入信息化時代,諸多行業開始推進信息化構建。對于教育活動,教師需要將信息技術及其產物運用起來,創新教學活動。立足小學數學教學,分析微信平臺的功能與教學價值,并探討微信平臺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具體運用,提出相應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信息技術;微信平臺;小學數學;功能;教學運用
一、微信平臺
(一)主要功能
從目前微信平臺的發展來看,相比最開始剛推出的時候,其在功能上更加豐富。依據微信使用的具體情況來看,其具備一些主要功能,表現為以下幾點:
一是即時通信。微信最開始就是一款即時通信軟件,可以通過文字、語音、視頻等不同方式實現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當前,微信的即時通信,可以分為一對一、一對多、群體通信等不同的模式。
二是朋友圈。朋友圈功能,是微信好友彼此之間分享日常的地方,可以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等不同的形式,將自己想要說的話、想要表達的情緒以及想要展現的事物,通過朋友圈發布、展示出來。
(二)教學價值
微信平臺的主要功能包含即時通信、朋友圈、公眾號以及小程序這幾個方面。在不斷發展中,微信平臺也在逐步探索其他新的功能。近年來,開始有教師思考將微信平臺運用到教育教學活動中,依托微信的多元化功能實現教學優化。而對于小學數學課程,微信平臺的運用可以起到多方面的作用:第一,可以拓寬教學空間,以微信平臺為載體,面向學生打造第二課堂,指導學生通過微信平臺展開學習,這樣讓數學課程教學的整體空間得到了有效擴展。第二,增強教學趣味性。基于微信平臺的使用,可以引入各種不同形式的素材,這相比單純的理論知識講解更加具有趣味性,從而能夠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第三,可以加強教學互動。傳統課堂中,要深入互動并不容易。而依托微信平臺,通過群聊、朋友圈等方式,可以實現多元化的互動,加深學生之間的交流。
二、小學數學教學對微信平臺的有效運用
(一)依托微信指導學生課前預習
從教學活動的流程環節來說,課前預習是一個重要的前置性環節,一般是在課堂教學開始前,讓學生自主對所要教學的知識進行簡單的瀏覽和思考。然而在傳統教學模式下,由于對課前預習的指導不足,造成很多學生并沒有做好課前預習,這就會影響課堂教學的整體質量。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微信平臺,通過公眾號或是微信群聊的功能,指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比如,在三年級下冊“面積”單元中“長方形與正方形的面積計算”進行教學時,在課堂教學之前,教師就可以制作一個微課,將長方形與正方形的面積計算知識點融入微課中。然后將微課通過公眾號發布,或者是直接發布到班級微信群里,要求學生在課前觀看微課,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形成初步認識。通過微信平臺,做好課前預習指導,這能夠為數學教學帶來積極的幫助。
(二)立足微信拓展引入教學素材
微信平臺包含多元化的功能,其中也涵蓋很多素材,教師可以將其用在教學活動中。作為小學數學教師,要善于從微信中發掘數學素材,將其引入課堂教學,通過這些素材拓展教學內容,增強教學趣味性。比如,可以引入朋友圈的生活素材,輔助數學教學。比如,在“數學廣角——搭配”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從朋友圈引入這樣的素材:小明媽媽在朋友圈曬出了給小明新買的衣服,圖片中一共出現了3件上衣和2條褲子,那么小明可以有多少種不同的搭配穿法?教師通過多媒體,將這些照片展示出來,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探討上衣和褲子的不同搭配方法。此外,還可以從微信公眾號、視頻號等渠道,挖掘數學素材,引入課堂教學。
(三)通過微信優化課后復習、練習
對于數學教學,課后的復習與練習也是非常重要的。復習的目的,是對數學知識加強記憶。練習的目的是讓學生掌握數學知識,提高數學素養。課后的復習與練習,也可以通過微信平臺來進行。教師可以結合微信小程序功能,設計數學學習小程序,在其中設置知識回顧、課后練習、自我檢測、趣味探究等不同的功能。在課后,學生可以進入微信小程序,在知識回顧板塊復習學習過的知識,在課后練習板塊,完成布置的練習作業,在自我檢測板塊,對自身的數學能力進行檢測,在趣味探究板塊,了解一些趣味數學知識。
三、結語
微信平臺的發展,使其具備更多的功能,能夠在很多其他領域發揮作用。針對小學數學教學,將微信平臺利用起來,能夠提高學生興趣,擴展教學空間。在實踐中,教師要從課前預習、課堂教學以及課后復習練習切入,對朋友圈、公眾號、小程序等功能靈活運用,讓數學教學與微信平臺有效結合。
參考文獻:
葉小燕.微信公眾號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新智慧,2020(29):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