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宏亮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發展,傳統“填鴨式”的教學已不能滿足當下高中生的學習需求,作為高中學習階段的基礎學科之一,數學課程面臨著重要的教學改革。科技的發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改變,也給我們帶來了先進的教育模式,不論對培養學生興趣,還是提升學生數學綜合素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作為教師應積極順應時代的發展、積極利用互聯網對教學的積極作用,為高中數學教育水平的提升做出自己的貢獻。
關鍵詞:“互聯網+”;高中數學;教學創新
目前,互聯網技術在全社會已普及開來,憑借自身的各種優勢成為非常重要的教學工具,得到各階段教學的廣泛應用,學生也比較喜歡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受傳統教學思維的影響,應試教育、題海模式仍然活躍在高中課堂中,無論是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是數學思維的培養都具有負面作用。鑒于此,“互聯網+”模式走入高中數學課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從數學成績的角度出發,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對提升學生的數學成績具有積極意義。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一直是比較欠缺的方面,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的運用也是難點之一,是學生在做題中的主要失分點。在培養學生形象思維方面,互聯網具有天然的優勢。比如,在學習“函數圖像”時,學生一直難以理解“函數”問題的解決方法、“拋物線”形成以及各種計算公式的由來,只能靠死記硬背來記憶,一些數學基礎較差的學生甚至看不懂平面直角坐標系。以此知識點為例,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在計算機上模擬投擲乒乓球的實驗,每次投擲都會產生一條拋物線,在投擲多次之后就可以發現其中的規律。學生在觀察投擲實驗過程中就會對拋物線產生具體印象,從而形成形象思維,在后續論證理論知識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就會鍛煉學生的抽象思維。
二、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高中生而言,數學本身就是一門難度較大的學科,且銜接度較強,基礎十分重要。在原本就具有難度的科目學習中,如果課堂模式單一、填鴨式教學,強迫學生在很短的課堂時間里去理解一些較難的內容,非常容易打擊學生的自信心,而僅僅使用PPT、視頻播放的方式,就可以化抽象為具體,使原本抽象的數學知識圖文并茂地展現出來,既降低了學習難度,又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比如,在學習“集合”時,理論知識較多,學生覺得比較枯燥,此時,教師利用互聯網技術,用圖像的形式表達集合概念,對這一知識的學習,讓學生直接接受視覺感官刺激,從而刺激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如此,原本較為抽象的理論知識,以視頻、圖片的方式展示出來,在降低學生學習難度的同時,還可以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有利于學生自發性學習。
三、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提升教學效率
目前,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我們漸漸明白,此類教學模式是需要革新的。如何利用互聯網技術,來提升高中數學教學效率成為我們思考的問題。首先,教師應利用教學平臺收集學生的反饋。我們都知道,一堂課所講知識是否為學生需要,除了教學大綱的規定和要求,就是依據學生的反饋,通過大數據,教師研究學生具體存在的問題,在上課時有針對性地講解,可以大大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其次,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開辟第二課堂。課堂的時間總是有限的,對一些重點、難點,在講解上需要花費許多時間,從而占用了學生練習的時間。教師可以將一些重要的知識點做成幾分鐘的微課堂上傳到指定的軟件或平臺中,讓學生課下自己學習一個個小的知識點,如果在學習過程中有問題還可以實時師生互動,如此也是因材施教的重要表現。通過第二課堂的開辟,學生的碎片化時間得到利用,課堂上的教學壓力就會隨之減少,有利于打造精品課程。
綜上所述,高中數學的教學改革勢在必行,互聯網技術是我們革新教學手段的有利工具。作為教師,我們應把握時代的脈搏,順應時代潮流,充分認識互聯網對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數學思維及提升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優勢所在。互聯網最終也只是教學創新的工具,教師在這一過程中應發揮決定性作用,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合理運用互聯網技術。
參考文獻:
[1]王立帥.對網絡環境下高中數學教學運用信息技術的探析[J].學周刊,2016(31).
[2]劉雯文.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教學課堂融合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13).
[3]王治平,張璠.探究如何用信息技術整合高中數學教學[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