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潔梅 程曉艷
摘 要:幼兒園繪畫教育活動能培養幼兒發現美、創造美的能力,能陶冶他們的情操,使其形成獨特的思考方式,對推動幼兒的全面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從應用和作用兩個角度來闡述信息技術對幼兒園中班繪畫教育活動的支持。
關鍵詞:幼兒園;繪畫教育;信息技術
近些年來,信息技術以一種不可阻擋的趨勢迅猛發展,人工智能、大數據平臺走進了千家萬戶,人們對科技的依賴性越來越強,科技給人們生活帶來了很大的改變。與此同時,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給幼兒園的教學和管理帶來了積極的影響。在幼兒園的各項教學內容中,繪畫教學是培養孩子藝術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它能促進幼兒審美能力的提高,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一、信息技術在幼兒園中班繪畫教育活動中的應用
(一)利用信息技術創設情境
在傳統的幼兒美術教學中,教師只是拿出已經完成的作品讓孩子們觀察,然后讓他們進行模仿,教學方式機械呆板,孩子們創作出的作品千篇一律,絲毫沒有新意。但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教師可以將傳統的圖畫轉換成動畫的形式演示出來,孩子們就會表現出極大的興趣,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如教師在講解雨傘的畫法時,可以利用動畫向孩子們展示不同形狀、不同顏色雨傘的畫法,讓孩子們自己觀察、自己想象,也可以畫出他們心目中雨傘的樣子,畫完之后可以和其他小朋友們一起交流分享。在這樣生動的情境下進行繪畫教學,孩子們會喜歡上繪畫。
(二)利用信息技術學習新知識
中班幼兒由于處在一個特殊的年齡時期,表現出活潑、好動的特點,但對于新事物還無法很好地接受和吸收。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需要利用好信息技術的優點,幫助幼兒理解美術教學內容,或者用游戲的形式激發孩子們的興趣,讓游戲為教學服務。例如,在進行“顏色”主題的繪畫學習時,教師可以讓孩子們去找自己喜歡的物品都是什么顏色,再讓他們想象如果換個顏色會是什么樣子,然后鼓勵孩子用彩筆把這些顏色表現出來,和小朋友們一起分享。通過這樣的形式,孩子們對美術的喜愛將會越來越強烈,也加深了對顏色的認知,對事物有了自己的認識。
(三)利用信息技術鞏固知識
傳統形式的繪畫教學都是教師在畫,學生跟著畫,不僅浪費時間,學生學到的東西也少之又少,還容易出現厭學和逆反心理。信息技術的使用能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多數中班的小朋友喜歡看動畫片,那么就利用他們的這一喜好,將繪畫的過程逐一分解成詳細的步驟,便于孩子們學習。教師還可以把課堂內容通過PPT的形式展現出來,先讓孩子們看動畫,然后再讓他們根據動畫內容發揮想象進行創作。這樣,孩子們的各項能力都會有所提高,在后續的教學活動中會更加積極。
二、信息技術在幼兒園中班繪畫教育活動中的作用
(一)激發興趣,培養良好習慣
幼兒通常喜歡動態的、有聲音的、色彩鮮艷的事物,那么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多列舉這樣的事例。例如,在學習小兔子的畫法時,教師可以在網上查找具有明顯特征的小兔子的局部照片,讓小朋友們猜猜看是什么,然后移動圖片,再猜其他部位,逐漸移動到小兔子的四肢、尾巴,最后再展示小兔子的整體照片。通過這樣的方式,孩子們的熱情和興趣會被充分調動,會慢慢喜歡上繪畫。
(二)發散思維,培養觀察能力
當幼兒有了觀察的興趣和熱情后,教師需要乘勝追擊、趁熱打鐵,在他們觀察之前就提出具體的觀察任務,讓他們知道自己要干什么、觀察什么,使幼兒觀察的內容更加具有目的性,這樣他們的觀察結果可能產生質的飛躍,對之后教學活動的進行會有很大的幫助。現代信息技術為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他們觀察到的事物越多,對他們能力的培養就越有好處。
在幼兒園中班繪畫教育活動中,信息技術的使用能充分調動孩子們的感官能力,視覺、聽覺、說話能力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它不像傳統的繪畫教學那樣刻板且抽象,而是通過聲音與圖像相結合的方式,使孩子們以一種直觀的方式去感受和觀察,激發孩子們認識和接受身邊事物的興趣,這樣不僅培養了孩子們的觀察力,同時開闊了孩子們的眼界,擴大了他們的知識面,讓他們的世界更加豐富多彩。同時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可以讓教學活動更加順利地進行,讓孩子們開心快樂地成長。
參考文獻:
[1]石劍波.基于審美創造的幼兒園繪畫教學策略初探[J].江蘇教育研究,2017,33(1):53-56.
[2]嚴秀琴.大班幼兒寫生畫教學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2017(10).
[3]陳井崗.淺談幼兒園美術教學的開展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7,12(18):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