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曼
摘 要:項目化學習主要是通過項目設立的方式進行教學活動的組織,促使學生在項目完成的過程中,更加深刻地對相關聯知識進行記憶。項目化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的有效應用,對學生閱讀積極性以及閱讀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推動和促進作用?;陧椖炕瘜W習,闡述了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開展項目化學習的相關策略。
關鍵詞:閱讀教學;項目化學習;小學語文
項目化學習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拓展學生的學習量,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
一、結合學生特點,科學設計閱讀項目
項目化學習教學模式的開展,需要小學語文教師科學地設計閱讀項目,為項目化學習的開展提供基礎。需要注意的是,項目化學習的設計,要與小學生的年齡與性格特點相結合,盡量基于學生的學習水平以及接受程度、興趣、愛好特點,確保設計項目的趣味性。教師除了保證項目的多樣性、趣味性之外,還要有針對性地結合實際生活,跟自身的教學進度相契合,指導學生通過查閱課外書籍完成項目任務。實施過程:將要講解的閱讀課文內容,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設計出具有特色的項目任務,指導學生通過查閱各種資料,或者與同學之間交流探討,逐步完成項目任務,之后向老師和同學展示項目完成的結果,并總結歸納項目實施的優勢與不足之處。實施過程能夠更好地啟發和引導學生對這個教學任務進行思考。
例如,部編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這部分內容,教師在進行項目化學習的過程中,可以指導學生在課下收集關于天然指南針的資料,設計相關的項目任務:在野外迷路了,可以尋找的事物包括太陽、樹葉、北極星、竹子等,指導學生在課下仔細觀察其變化。這些天然的指南針需要學生的認真觀察和思考,與課文所學內容相結合,指導學生深度理解課文內容,這種實踐性的項目化教學設計,能夠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創新性思維能力。
二、項目化學習策略的積極引導
(一)特定情境的創設與構建
小學語文教師在項目化學習模式的開展過程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決定著項目的雛形以及結局。教師要指導學生根據項目規律尋找解決方式,之后構建項目化教學的完整體系。由于小學生年齡尚小,他們缺乏足夠的耐心,需要教師開展策略性指導。比如,在教學過程中,結合課文實際內容,創設特定情境,利用情境引導學生探究。教師創設的情境要結合項目化學習模式,最好結合生活場景,提高學生語文閱讀學習的樂趣和積極性,要讓知識呈現出靜態與動態相結合的形態,擴展學生的知識面。
(二)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
開展項目化學習能夠幫助學生體驗文本中更加深層次的作者情感,獲得深刻的情感體會,進而有效提高學生的深層聯想能力。從小學生的角度來說,項目化學習能夠幫助學生更加直觀地體會作者對文章人物角色性格、品質、特點的描述,從而獲得深層次的了解,跟作者內容深處隱藏的情感描述產生共鳴。
例如,在小學語文二年級《媽媽睡了》這篇課文中,語文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閱讀課文內容,了解文章對媽媽睡著時的樣子是如何描述的,并在課下認真觀察媽媽熟睡的樣子,將其作為項目任務。語文教師要進行科學的指導,讓學生能夠利用恰當的修飾詞語來描述,如形容媽媽累了,可以寫成“媽媽睡了,完全聽不到外面小鳥的叫聲”“媽媽睡了,看起來非常慈祥”等等,讓學生對文章中作者精美的用詞有深刻的體會,指導學生靈活地運用靜態詞語,并從深層視角完成閱讀理解。
三、組織完成項目化學習的總結
小學語文在閱讀項目完成后,可能會在學生心中存在諸多疑點,他們面對這些無法解決的閱讀問題,需要教師的指導和幫助。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帶領學生對項目化學習過程中的問題進行系統的總結和回顧,讓學生明白自己在項目完成過程中的弱項,必要的時候教師可以從頭回顧項目的始端,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提出疑點,通過系統性的總結,學生能夠更加深刻地把握閱讀項目內在的含義,并在以后的閱讀學習過程中有針對性地將這些問題規避掉,克服閱讀障礙。如此,經過日積月累的練習,學生會發自內心地喜歡閱讀。
四、結語
小學語文閱讀中采用項目化學習,有利于學生通過項目的科學設計和實施,完成項目的系統性總結,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項目參與積極性,教師要科學地結合自身教學內容,合理地融合項目化學習,推動學生的閱讀層次不斷升級。
參考文獻:
[1]雷程.探究項目化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3).
[2]董博華.項目化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科技資訊,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