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娟
摘 要:首先闡述開展讀寫結合的概念簡介,以此確立研究基點;接著詳細論述語文教學開展讀寫結合的有效性:讀寫結合提升文本認知興趣、讀寫結合提升寫作參與動機、讀寫結合提升語言表達能力。
關鍵詞:讀寫結合;語文教學;小學生;有效性
一、開展讀寫結合的概念簡介
讀寫結合是指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先讓小學生進行積極閱讀和信息悅納,然后再讓小學生在有所讀中有所想、有所想中有所得、有所得中有所寫,切實促進小學生的兼收并蓄、厚積薄發。讀寫結合具有突出的積累性、漸進性、實操性、主體性和實效性,能夠為小學生的語文認知、快樂成長創設一條科學高效的“陽光大道”,加速小學生的知識學習、能力提升和全面發展。
二、語文教學開展讀寫結合的有效性
讀寫結合是語文課堂上的新理念與新方法,能夠極大地激發小學生的認知興趣、探究動機和參與意識,切實優化小學生的認知方式。
(一)讀寫結合提升文本認知興趣
讀寫結合是小學生從未接觸過、嘗試過和參與過的語文認知方式,因此讀寫結合對小學生來說具有較高的趣味性、新奇性和未知性,自然對小學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誘惑力和感召力。因此,教師可以借助讀寫結合有效激發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寫作興趣和參與意識,對于喚醒和提升小學生的主體認知狀態、主觀能動性和生命發展潛能具有良好的積極作用。
如《富饒的西沙群島》為小學生提供了一次進行海底觀光旅游的“文字認知機會”,能夠讓小學生欣賞到趣味橫生、美不勝收、千姿百態的熱帶海洋生物圈,簡直就是一個美輪美奐、異彩紛呈的“小型水族館”或“海底大世界”。因此,為了激發小學生對課文內容的閱讀興趣,教師可以將寫作訓練任務定為“我到西沙群島去潛海”。這樣,小學生在文本閱讀過程中就會格外關注海底各種各樣的動物、顏色艷麗的熱帶魚兒、千姿百態的珊瑚礁、林林總總的海底植物等等,真真正正地讓小學生興致勃勃地一次看個夠、一次寫個夠。
(二)讀寫結合提升寫作參與動機
讀寫結合,以讀為首,以寫為要,相得益彰。小學生為了完成后續的寫作訓練任務,自然就會在閱讀認知過程中格外用心地進行信息悅納。因此,小學生對于這種先閱讀后寫作的讀寫結合非常好奇,自然能夠有效激發小學生的認知興趣、求知動機、參與意識,以此最大限度地優化小學生的主體認知狀態,有助于激發和培養小學生的認知熱情、表現激情和參與動機。
如《在牛肚子里的旅行》,牛的大肚子里有“四個胃”,且每個胃都有屬于自己的獨特功能,因而非常神奇和有趣,能夠吸引小學生積極參與到讀寫結合活動之中。因此,教師可以為小學生設定寫作任務“牛的肚子為什么這么大?”,以此讓小學生積極去閱讀文本內容,主動在文本材料中去尋找四個胃的具體名稱和實際功能,通過仔細閱讀去完成教師預定好的寫作任務。這樣,小學生就會有效提高自己進行閱讀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目的性和實效性,強化小學生的參與動機。
(三)讀寫結合提升語言表達能力
閱讀是小學生接受作者文學教化、思想教育和靈魂陶冶的生命內省過程,也是信息悅納與處理的過程,而寫作則是小學生有感于內、有表于外的信息輸出方式。因此,讀寫結合極大地促進了小學生對信息元素的主體悅納、分析處理和整合歸納,自然能夠讓小學生在厚積薄發中循序漸進,切實讓小學生在有目的、有任務的主動閱讀中感知,在有計劃、有設計中積極寫作。
如《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為小學生講述了周恩來少年時期東渡日本去求學的感人故事和教育素材,因而小學生能夠在閱讀文本材料的過程中獲得營養豐富的思想教育、德育滋養和文化教育。因此,教師可以為小學生設定寫作題目“我的學習榜樣——周恩來”,讓小學生在積極閱讀中主動閱讀課文,自覺收集課文中有用的信息進行后期的寫作訓練活動。久而久之,小學生在信息方面的悅納能力、理解能力、處理能力和表達能力等都會得到了提升。
語文教學不僅是教師展示教學智慧和教學能力的“演武場”,還是開展讀寫結合的試驗臺,更是小學生信息積累、信息處理和信息表達的體系化認知基地。因此,教師積極借助讀寫結合提升小學生的文本閱讀興趣、寫作參與動機和語言表達能力,切實為小學生的語文認知、合作探究、快樂交流和自覺成長創設一個有設計、有層次、有規劃、有梯度的循序漸進階梯,大幅度促進小學生的快樂認知和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高源.小學語文讀寫結合同步提高的教學實踐[J].教學與管理(小學版),2014(6):39-40.
[2]魏長瓊.讀出新意寫出樂趣: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分析[J].語文教學通訊(學術D),2019(2):57-58.
[3]吳令春.小學語文讀寫結合現狀與課堂教學策略研究[J].基礎教育論壇,2020(8):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