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
摘 要:毋庸置疑,日常作文施教過程中,教師的鼓勵,能激蕩起學生美妙的寫作感受;教師的肯定,能及時撫平學生作文受挫后的精神創傷。教師及時批閱隨筆作文,給予學生及時而有效的鼓勵,可以鞏固教學效果,產生事半功倍的神奇效果。
關鍵詞:激勵;高中生;隨筆練習;作文水平
一、高中習作教學現狀
1.缺乏鼓勵,限制了學生的表達自由,抑制了學生的思維發展
作文教學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具有舉足輕重的重要地位,是語文教學的半壁江山,更是語文成績提升的重要陣地。然而在實際教學中,由于教時緊張、學生寫作基礎薄弱等固有問題,作文講評課往往會陷入急功近利的套路化訓練。針對評分標準的套路化訓練雖然能在短期內提升學生撰寫考場作文的水平,但由于限制了學生的表達自由,抑制了學生的思維發展,經過統一指導的學生習作往往呈現出千人一面的弊病,很難出現博人眼球的優秀習作。
2.缺乏激勵,對學生習作練習的重視程度不夠
教師要高度重視寫作教學,想方設法激發學生樂于思考、勤于練筆、喜于作文,力爭實現向考場作文要分數、向高考語文要成績的目標。具體的作文教學實施中,大多數教師對于習作練習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形式是有了,可是結果并不理想。首先,教師對于練習的設計太過隨意,沒有圍繞課堂內容突出重點,使練習只有過程沒有結果;其次,教師對于學生的習作練習不檢查,也就不能及時了解學生對課堂上學習的作文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遇到的問題、問題在哪里,這就使教學環節收不到預期的效果。
二、適時激勵學生的隨筆練習,樹立寫作信心,提高習作水平
恰當的鼓勵,猶如春日清風,能激蕩起美妙的寫作感受;溫暖的肯定,猶如夏日清流,能及時撫平作文受挫后的精神創傷。教師及時批閱隨筆作文,給予學生及時而有效的鼓勵,可以鞏固教學效果,產生事半功倍的神奇效果。
1.下水示范,樹立精神標桿
除了給學生安排明確的寫作任務外,教師還要有躬身寫作的精神。生活小事、讀書札記、時事品評,都可以是教師筆下熱氣騰騰而又具有高度示范性的隨筆美文。這樣的文字,往往灑脫而熱烈,隨性而自然,信手拈來而又引人深思,教師可挑選一些自己寫作的隨筆與學生一同分享,一方面,可引導學生明白事事皆可入題的簡單道理;另一方面,教師本身的人生視野和語言素養會激發學生寫隨筆作文的高度熱情。
2.個性評語,建立積極溝通
隨筆作文不同于一般的考場作文,因為大多來源于生活,所以靈活生動而不乏個性化色彩,學生樂意把它作為和教師溝通交流的橋梁,因為少了許多拘束,所以不乏大膽新穎又精彩頻出的優秀習作,學生更樂意將這種寫作自信展現在教師面前。面對學生熱情而生動的表達,教師的積極回應和合理評價就顯得尤為重要。如果學生流露出情感溝通的需要,教師可以俯下身子,傾聽學生的人生見地,指導他們排解困難、陽光生活,從而健全人格、良性發展;如果學生在語句或文段上顯示出某方面的優勢,教師可以及時肯定、精準評價,放大學生隨筆寫作中的優點,因勢利導,及時指導,引導學生寫出更好的習作。
3.展評佳作,傾聽心靈回音
教師可以開辟課堂,在學生自愿的情況下,讓他們選擇某一階段的優秀習作,在學習小組內和同學們一起展示、分享習作。這種展示可以是小組評優,也可以優作展示;可以是默讀瀏覽,也可以是大聲朗讀;還可以將優秀習作展示在教室墻面上或教師的美篇制作中。在開放的展示過程中,學生會不自覺地驚訝于自己在隨筆作文中的悄然提升,也會在交流碰撞中主動學習優秀隨筆習作的不同優點。這樣的相互切磋,是鞏固隨筆作文成果、突破自我抑制的有效途徑,更是點燃學生創作激情、開拓寫作疆土的良方。
4.勤于寫作,成為終身習慣
寫作是終身學習的要求,要讓寫作變成習慣。高中生盡管有了一定的創作能力,但如果沒有長期的、有計劃的練習,學生也很難在有限的時間完成一篇有質量的作文。教師要在語文教學中教會學生觀察生活、記錄生活、體驗情感和感悟哲理,學生缺的不是這些素質,而是把這些生活、觀察、記錄、體驗和感悟變成藝術創作的能力。所以,作為新時代的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利用碎片時間進行寫作的練習。比如,讓學生寫朋友圈,同學與教師互相評論、點贊,在鼓勵學生、給予學生書寫練習信心的同時,也讓學生發現自己的不足,在以后的練習中不斷提升加強,要學會整理碎片化的時間,整理碎片化的體驗,整理碎片化的文章,讓學生將寫作變成終身習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那么取得考場作文高分就水到渠成了。
參考文獻:
[1]艾小慧.以情評文 潤物無聲[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20(2):62-63.
[2]陳月.尋美養氣塞天地 吐出自足成虹霓:核心素養下的高中語文隨筆寫作教學探索[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20(3):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