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輝
摘 要:數學思想方法是解決數學問題的關鍵,從一年級起就注重培養(yǎng)學生數形結合思想、分類思想、符合化思想、比較思想、一一對應思想和假設思想等思想方法,讓學生在不同的數學學習情境中全方位地應用數學思想解決問題,能很大程度啟迪學生智慧,形成解決問題的思路。長期訓練能培養(yǎng)學生從多種角度、應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學生的思維發(fā)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數學;思想方法;思維能力
數學思想方法是指現實世界的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反映到人們的意識中,經過思維活動而產生的結果。數學思想具有奠基性和總結性,掌握數學思想方法,就是掌握學習數學的精髓。從一年級學習數學開始,培養(yǎng)數學思想方法,提升數學思維,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對啟迪學生智慧發(fā)揮良好的作用。培養(yǎng)數學思想方法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培養(yǎng)數形結合思想方法
低年級學生由于年齡特點,仍以形象思維為主。對數學的認識,往往要借助生活中具體的實物,才能感受到生活中數學的存在。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始終把“形”放在首位,用“形”引入,以“形”激趣,時時刻刻站在學生的思維角度教學,建立起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來源于生活的思想,啟發(fā)學生對數學的感知。
例如,在教學“有幾支鉛筆”一課時,因為學生初次認識加法,他們對加法的意義理解有困難。所以借助鉛筆作為教具,由學生演示,左手拿出2支鉛筆,右手拿出3支鉛筆,把它們合在一起,一共有幾支鉛筆?學生在運算過程中,通過數鉛筆的枝數,能輕松得出一共有5支鉛筆。學生在數的過程中便理解了加法就是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數合起來,變成一個數的運算。
二、培養(yǎng)分類思想方法
分類是按照不同的特點劃分事物,使事物更有規(guī)律。學會分類的關鍵是找出事物的共同特點,把同類的物品歸類,掌握分類的方法,從小培養(yǎng)分類意識,掌握這種數學思想方法將對學生今后的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例如,在教學“整理房間”一課時,出示主題情境圖,通過對比笑笑和淘氣的房間,讓學生觀察發(fā)現了什么不同?學生發(fā)現笑笑的房間干凈整潔,物品擺放有序,而淘氣的房間物品擺放零亂。由切合實際的情境圖導入新課,學生會產生分類的強烈欲望,從而滲透分類思想。
三、培養(yǎng)符號化思想方法
數學用最簡潔的方式表達人們對生活的認識,這其中就應用了大量的符號。常用的符號包括數學符號、單位符號、標點符號、數字符號和特殊符號等。從一年級培養(yǎng)學生符號化思想,讓其學會用簡潔的方式表達數學含義,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
例如,在教學“古人計數”一課時,讓學生觀察情境圖,發(fā)現古人有結繩計數、石子計數、刻痕計數等方法。尤其在石子計數過程中,用一個大石子表示十,用一個小石子表示一,充分體現了古人的聰明才智。
四、培養(yǎng)比較思想方法
一年級學生對比較已經有一定的生活經驗,但還缺少系統、科學的比較方法。教材在“比較”一單元中安排了“多少”“大小”“高矮”“輕重”等相關知識,通過觀察、試驗等方法,讓學生參與比較活動,從而建立起比較的數學思想方法。
五、培養(yǎng)一一對應思想方法
“一一對應”是應用最普遍的數學思想方法之一,簡單地說就是一個對一個形成一種相對應的狀態(tài),關鍵在于找到可以對應的聯結點,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它能將抽象、復雜的數學知識形象化、直觀化、簡單化,對于抽象思維能力還不強的一年級學生來說尤其重要。他們思維能力有限,尤其在比較數量多少的情況下,借助“一一對應”的教學思想,可以有效幫助學生展開有序思考,發(fā)展思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六、培養(yǎng)假設思想方法
數學假設思想是在解決數學問題時,假設一個數量的存在,可以方便學生找出解決問題的突破口,從而降低問題難度,有效拓展學生的思維廣度,提高解決問題的靈活度。從一年級起,設計猜數教學情境,滲透假設思想方法,在教學中增加學習的趣味性,也讓假設推理數學思想深深扎根于學生的思維深處。
假設思想的應用在數學研究領域有廣泛的應用,我們應從小培養(yǎng)學生大膽猜想的意識,為學生創(chuàng)造假設的思想環(huán)境,讓數學教學更加精彩。
數學思想方法是學生認識生活、解決數學問題不可缺少的思想方法,它內涵豐富,思維廣闊,長期訓練能培養(yǎng)學生從多種角度、應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學生的思維發(fā)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