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期正是一個人心理發展、人格形成的關鍵期,個性和很多心理品質都是在這個時期形成的。如果幼兒的心理出現異常,該如何進行排解和疏導呢?專家指出:幼兒園和家長可以利用繪本閱讀進行幼兒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
在研究中,我們發現國內較多地把繪本用于親子閱讀和早期閱讀的研究較多,用于心理教育的理論和實踐較少,所以我們提出運用繪本閱讀培養幼兒健康心理這一研究主題。研究的主要內容是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挑選合適的優質繪本,并運用有效的策略指導幼兒閱讀,使之在閱讀的同時培養其積極的情感,有一定的情緒調控能力,有良好的個性品質,使其健康快樂地與人相處。
基于以上的實踐研究,我園充分利用網絡平臺向幼兒推薦不同主題的優質繪本,家園共育、親子共讀,科學引導幼兒度過情緒“焦慮期”。
一、手繪繪本做起來,認識病毒不恐慌
幼兒因為年齡小、認知水平低,他們并不清楚外面發生了什么事情,也聽不懂新聞上關于病毒的介紹,這時一本本手繪的兒童繪本走紅了微信圈,正好迎合了幼兒的認知需要。于是,我們通過幼兒園微信公眾號向家長和幼兒推薦了《我是小戰士》《病毒病毒我不怕》等多本手繪繪本。手繪故事《打敗病毒軍》幫助小朋友認識病毒的來源、傳播途徑,掌握自我防護的方法,從而消除幼兒內心的緊張感。手繪繪本《我是小戰士》給孩子們解釋了在病毒傳播的當下,為什么不可以去找小伙伴兒?為什么不可以出家門?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鼓勵孩子們做一個不一樣的小戰士。很多孩子在觀看這些繪本后深受教育和啟發,他們紛紛拿起彩筆、畫紙,和爸爸媽媽一起制作繪本,用他們的言語來講述自己對病毒的認識和了解。
二、防護知識學起來,講好衛生護健康
幼兒居家期間,如何指導幼兒做好個人防護,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呢?我園微信制作小組的成員通過對3—6歲幼兒各年齡段適宜閱讀材料的研究,整理出一套適合小班、中班、大班幼兒閱讀的衛生健康教育讀物各10本。如小班級部推送了《戴上小口罩》《臟臟的小豬》《根本就不臟嘛》《小熊不刷牙》等繪本故事,中班級部推送了《我會好好吃飯!》《蛀牙蟲流浪記》《真是一團糟》《今天的運氣怎么這么好》等健康主題繪本,大班級部推送了《超級細菌王國》《小綿羊的頭發》《小獅子理發》《“阿嚏”跑了》等繪本故事,通過閱讀這些生動形象的小故事,幼兒知道了在居家期間要勤洗手、吃熟食、戴口罩、多通風,講好個人衛生,才能讓病毒離自己遠遠的。
三、平米健身動起來,堅持鍛煉強體魄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幼兒階段是兒童身體發育和機能發展極為迅速的時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樂觀態度的重要階段”,在體育運動中協調掌握身體的各項能力,積極勇敢地面對挑戰,提高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幼兒居家期間,如何引導幼兒科學有效地居家體育鍛煉呢?微信制作小組適時為家長和幼兒推薦了《體育全知道》《可愛動物操》《比一比誰更快》等運動主題系列繪本。幼兒宅家期間,和家長一起合理安排每天游戲、鍛煉、閱讀、家務勞動的時間,用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和樂觀自信的生活態度有效抗擊病毒傳播。各級部教師還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每日通過“班級釘釘群”“班級微信群”推薦親子游戲和親子律動視頻,供家長有多種參考和選擇。在非常時期,家長和幼兒只要找到家中一平米的場地,“平米健身”就真正實現了!
四、父母陪伴讀起來,拉近距離增感情
親子陪伴是孩子健康成長不可或缺的活動。幼兒居家期間,正是父母和孩子增進情感的最好時間。父母的陪伴可以滋養孩子的心靈,幫助他們獲得快樂和活力,更好地排解心中的不良情緒。為此,我們向幼兒和家長推薦了《猜猜我有多愛你》《逃家小兔》《親情樹》等親情主題繪本,通過繪本閱讀喚醒幼兒對親人角色的認同,體味親人間守望相助的情感,從而在幼兒的心田培植一顆感恩的種子。讓家長了解指導孩子進行繪本閱讀的方法,掌握激趣法、設疑法、猜想法、角色扮演法等方法,有效提高教師和家長培養孩子良好閱讀習慣的指導技能和策略。我們還鼓勵家長和幼兒讀完故事后,通過角色扮演進一步感受故事中蘊含的情感。
在幼兒居家期間,我們根據幼兒的心理需求和學習方式挑選不同主題的優質繪本,并運用有效的策略指導幼兒閱讀,增進親子感情和積累閱讀經驗的同時,讓幼兒充分感受閱讀的快樂,從而培養他們積極的情緒體驗和良好的個性品質,使他們能夠身體健康、情緒愉快地度過每一天。
作者簡介:宋小麗(1980—),女,漢族,山東省威海市人,本科;現有職稱: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實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