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慧 黃帥
◆摘? 要:新課標對小學語文教學提供了無限可能,從讀書、啟智、明理、做人的傳統文化教育到大群文閱讀教學要求我們一線教師為學生發展服務?;诖?,我校明確為農村小學生培育語文核心素養展開全方位研究,充分發揮素質教育,實現學生的全方面發展。
◆關鍵詞:語文大閱讀;核心素養;農村;小學生
近年來,我校在打造“‘以書育人、以書啟智、以書怡情、以書養德為宗旨,以‘讀書、啟智、明理、做人為主題,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師生幸福成長樂園”的校園。為此,我們以“如何基于大閱讀視域下培育農村小學生核心素養”開展問題研究,旨在通過工作中的案例研究將農村小學生帶入閱讀的殿堂,切實讓學生在大閱讀中養成 “多閱讀、愛閱讀、會閱讀”的好習慣,培養他們擁有“能讀、會讀、好讀”能力,以期在提高農村小學生核心素養方面做出一定的貢獻。
一、基于大閱讀視域下培育農村小學生核心素養的意義
(一)促進農村小學生“向上、向新、向未來”發展的需要
閱讀是一切學科的重要基礎,語文為王時代已悄然而至,閱讀能啟迪人生也絕不是大話空話。為此,我們著力從培養孩子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抓起,提升農村小學生的核心素養,讓農村小學生自信贏在人生的起跑線上,促進他們“向上、向新、向未來” 發展,這是我們給農村小學生人生的最好禮物。
(二)落實《語文課程標準》的需要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對閱讀有濃厚的興趣,閱讀程度適合的文章,能理解主要內容,體會思想感情,領悟表達的一些方法,積累語文材料?!薄墩Z文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還提出:“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p>
(三)促進學??茖W發展的需要
在研究中,解決了學生閱讀中的“我要讀”和“我會讀”的兩大核心問題。實現了課內閱讀帶動課外閱讀的良好教學態勢,學生擁有了立足不同學科成績提高的必備閱讀能力,形成核心技能和核心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基于大閱讀視域下培育農村小學生核心素養的方法
我們從教師、學生、教材三大核心要素入手,著力突破了傳統閱讀教學模式下的“教法”、“學法”、“練法”的瓶頸,著力培養農村小學生“多閱讀、愛閱讀、會閱讀”的好習慣。
(一)以“轉訓”為載體提高教師閱讀教學能力
在工作中,我們帶領教師針對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開展小課題研究。通過專題講座或經驗交流等形式進行轉訓,教師更新了教學觀念,掌握了精讀課教學模式和略讀課教學教學模式。閱讀課堂做到了:以精讀為主體,以略讀為補充;以精讀為準備,以略讀為應用;以精讀為示范,以略讀為模仿;在精讀中明方法,在略讀中練本領;得法于精讀,得力于略讀
(二)創建“分組自主閱讀”教學模式
我們強調“會讀”比“讀會”更重要。在閱讀課堂教學時,我們大力倡導“分組自主閱讀”。其方法是將班級學生分成若干個閱讀興趣小組,小組要有漂亮的名字,如文史組、科譜組、詩詞組等。每節閱讀課上,教師要指導小組成員通過合作共同確定閱讀內容及閱讀目標,并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閱讀任務。在閱讀交流過程中,小組成員各有角色擔當,分工不同。
(三)培養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們開展“基于大閱讀視域下的農村小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策略”研究,就是要激發學生獨立閱讀的興趣,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習慣,掌握獨立閱讀的方法,拓展獨立閱讀的空間。
三、基于大閱讀視域下培育農村小學生核心素養的途徑
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我們教導孩子要像 “海綿吸水”一樣熱愛閱讀,不斷拓展閱讀時空,養成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時刻閱讀習慣。
(一)打造閱讀環境,整合閱讀資源
1.利用校園文化和班級文化助讀。在充分利用學校圖書室資源的前提下,學校的每個樓層及教室都設立圖書角,將社會各界人士和師生捐獻的圖書資源充分利用起來,老師和學生們在清晨、課間、午休的閑暇時間里可以隨處與書為伴,享盡閱讀樂趣。
2.搭建閱讀展示平臺。運用各種活動載體搭建閱讀展示平臺,如舉辦故事會、詩詞大會、校園課本劇等大型閱讀賽事,充分展示農村小學生通過閱讀領悟到的思想感情、表達技巧和方法,引導農村小學生“會讀”“會講”“會寫”,實現閱讀能力的升華。
(二)養成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時刻閱讀習慣
1.倡導上學、放學的路上聽書習慣。農村小學生坐車上學早已成事實。根據小學生身心特點,學校要求班主任積極鼓勵學生家長與司機溝通,在上學、放學路上利用媒介播放一些健康書籍讓學生收聽。
2.養成每天3個10分鐘閱讀習慣:學校大力開展每天3個10分鐘閱讀活動,要求學生起床后晨讀10分鐘、午休時誦讀10分鐘、晚睡前夜讀10分鐘,培養了學生養成時刻與閱讀為伴習慣。
3.創建紅領巾廣播站閱讀分享平臺。由學校德育處組織紅領巾廣播站充分利用課間時間,每天開展一次三至五分鐘閱讀分享,在這里可開展講故事、讀書心得專題交流等。
(三)創建“閱讀合作社”
定期召開如故事會;開展讀書筆記展,社員們在分享他人讀書筆記時可質疑解惑,解決閱讀時遇到的問題,通過交流差漏補缺地相互彌補社員們讀書過程中的不足;開展講書活動,達到一人講書,十人聽書十人受益的目的,從而達到1+1+N大于1+1+N的效果。
(四)創建“愛心志愿助讀團隊”
它是課堂閱讀教學的延伸,團隊里的教師各個都是志愿者,家長和學生都有他們的聯系方式,可以根據自己閱讀需要,隨時求助。愛心志愿助讀團隊有三個特點:助讀方式不限,助讀時間不限,助讀群體不限。
“讓閱讀點亮人生,讓閱讀成就未來”這是我們對農村小學生的寄語。我們立足于大閱讀視域下的應用和行動研究,探索出了適合農村小學生閱讀能力有效提升的途徑和方法,培養了農村小學生養成“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時刻閱讀”習慣。然而,培養農村小學生核心素養永遠在路上,需要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不斷地努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