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鑒釗
◆摘? 要:小學《科學》是國家規定的課程,是我國小學課程的重要組成內容,其學科性質是“以培養科學素養為宗旨”的啟蒙課程。《科學》的學科性質和含義與國家教育改革的目的是相一致的。同時隨著學生以及教材探索內容的不斷深入,知識的深度和廣度不斷增加,知識的量和更新速度也必然會加快,對學生學習策略可持續發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本文著重探討在課堂上教師怎樣培養學生形成和發展可持續發展學習策略,下面分幾個方面進行論述。
◆關鍵詞:培養;可持續;學習策略;形成
英國哲學家培根說過,“習慣是一種頑強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道出了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性。我們中國也有句老話:“三歲定八十。”也說明了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必要性。在科學探究過程中,學生行為習慣直接影響探究能力的形成和發展,影響著思維的邏輯性,也關乎探究的成敗。所以學生可持續發展學習策略形成和發展要重視好對學生行為習慣的培養。在小學科學課堂中著重培養好學生以下幾種習慣:
一、培養學生要有問題意識的習慣
我常常問我的學生:牛頓為什么會發現萬有引力?因為牛頓愛問“為什么”。有的人看到蘋果落地可能很高興,因為他可以撿蘋果來吃;但是牛頓卻陷入思考:蘋果為什么會落地,什么原因導致蘋果落地。由此可見培養好學生的問題意識是學生求知的一種動力。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關鍵在于課堂情景的創設是否能引起學生的思維碰撞,是否和學生生活實際相互結合。例如在我在上三年級《改變物體在水中沉浮》這一課的時候,我用鐵皮做了一只小船和一個小球,把它們同時放進水中,學生一下子嘩然起來。在學生的潛意識里鐵在水中是沉下去的,但是用鐵做的小船卻浮在水面上。在一片的嘩然聲中,隱藏著學生一種劇烈的思維碰撞過程,這種碰撞為接下來的探究過程提供強大的動力。
二、培養學生要用科學探究方式進行學習的習慣
探究既是小學生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學習的主要方式。科學探究不僅涉及提出問題、猜想結果、制定計劃、觀察、實驗、制作、搜集證據、進行解釋、表達與交流等活動,還涉及到對科學探究的認識,同時也是滿足兒童求知欲的重要手段,對于保護兒童珍貴的好奇心至關重要,是學生獲得關于這個世界的知識的重要途徑。第斯多惠就曾說過,要給予兒童真知,更要引導他們主動尋求真知。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教人以漁。引導學生自主獲取知識或信息,對于培養學生學會學習、終生學習亦具有重要意義。而且探究過程本身可以使兒童的思維受到最好的鍛煉,不僅有利于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而且是科學精神、科學態度、科學方法培養的主要途徑。
三、培養學生科學語言描述事物的準確性和簡練性的習慣
《科學》的學科特點要求學生的語言要有專業性、準確性和簡練性。在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有好多專有的名詞術語和規定的名稱,學生在表達時要作嚴格的要求。例如在使用“載玻片”的時候學生往往會說“玻璃片”這些都是不允許的。在描述事物的時候盡量不適用“差不多、大概”等一類不確定性的詞語,并且要求簡潔描述。
四、培養學生科學地使用儀器的習慣
科學儀器的使用是科學學科一個重要的特點。在實驗的過程中我們會用試管、滴管、酒精燈、水槽、放大鏡、顯微鏡、測力計、天平、量筒等等的實驗儀器。不管在課堂上還是學生在脫離老師以后獨立自主的探究,這些儀器能否正確使用對于探究成敗有著決定性的作用。實驗過程中我們利用這些工具得到精確的數據,有了這些精確數據的支撐我們結論才會有說服力,才會讓學生形成尊重客觀事實這樣的一種態度。所以科學地使用儀器對于學生可持續性學習策略的發展事關重要。
五、培養學生思維邏輯性的習慣
思維的邏輯性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當然這僅僅是思維一個表現方面。對于培養學生思維對可持續性發展學習策略的形成和發展所產生的影響在本文的第四大點有詳細的論述,在這里不再做出深入的探討。
六、重視團隊合作
當今世界任何一項偉大的工程、發明創造都不是由一個人就可以完成的。沒有團隊的合作,無論是課堂上還是課外的探究都會顯得困難重重。我們課堂上分小組進行不單單是我們的課堂組織形式,更重要是讓學生知道一個人的能力永遠都是有限的,知道團隊合作的重要性,老師必須要讓學生切身體會到這一點。團隊合作是學生可持續發展學習策略里面的一種重要的組織形式。
七、注重交流
表達和傾聽本來是人的一種基本能力,但是現在我們的孩子卻恰恰不懂得這個。因為我們面對的孩子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關于獨生子女的問題有關的專家已經說了很多,不會表達和傾聽就是其中之一。在課堂上很多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但是他們不懂或者不敢去表達。正因為這樣他們更不懂得怎樣去傾聽別人的想法,甚至不懂得如何尊重他人,難以融入團隊當中。所以教會孩子表達、傾聽,教會他們怎樣去愛護自己,怎樣去尊重別人這本身就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學習策略。
上述七種學習習慣的養成是學生可持續性發展學習策略形成和發展必須要具備最基礎的東西,老師一定要重視好。可持續性發展學習策略形成和發展是我們課堂教學終極目標,影響著學生終身發展,作為老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必須予以足夠的重視。